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总领事:反思后迪拜仍会继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07:39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记者 吴挺

  迪拜没死。

  昨天,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阿布扎比决定出资100亿美元,帮助迪拜度过债务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应声大涨。迪拜政府辩解说:“迪拜现在是、今后仍将是一个健康且充满活力的全球金融中心。”

  但关于迪拜的话题,远未结束。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迪拜吗?

  没有资源,但进口居民、金融人才、劳工,火速成立企业自由区、金融中心、先进基础设施,推沙筑岛,一夕致富……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这位迪拜的酋长和老板,在《我的愿景》一书中描绘的迪拜模式,曾让全世界的市长们着迷不已。那时,没什么人关心这一模式的缺陷,如何防止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何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释放房地产泡沫风险?如何把城市经济运行的动力导向消费和创新?

  如今,债务危机砰然爆发,迪拜模式又迅速遭遇恶评一片,被迅速全盘否定。此时,没多少人关心这一模式的创新、勇气以及对于资源性城市和地区的借鉴意义。

  经营城市,是时候重新认识迪拜了。

  高有祯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

  东方早报:在您看来,所谓“迪拜模式”意味着什么?

  高有祯:首先,在我看来,迪拜已经是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在这里生活,大家和平相处,相互尊重。

  其次,迪拜注重营造一种安全的环境。在尊重外国文化、宗教方面,政府做得比较好,做到彼此互不伤害,相互包容。

  再次,迪拜的发展很注重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吸引了欧美和其他地区的人才和精英,利用这些人来为迪拜的发展出理念、出规划、出项目。要知道,阿联酋人只占全国人口的20-25%。

  此外,迪拜的决策比较快捷。酋长体制有别于传统的王室统治体制,统治者相对开明,很为老百姓着想,教育、医疗和住房都给予国民很大的支持,很多都是免费的。如果年轻人想要办个项目,这里有专门的基金会提供支持。

  “迪拜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模式,因为海湾国家都是产油国,可迪拜恰恰没有多少油,这种情况下,迪拜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领导人决策,政策适合自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是迪拜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东方早报:对于迪拜模式,目前有一种“可持续”的讨论,您如何理解“可持续”三个字? 

  高有祯:在迪拜,基础设施和基本支柱产业已经形成。现在受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迪拜在发展过程中,冲劲比较足,什么都要做大、做好、做强,很有气魄,投资项目的量都很大。不过,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迪拜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领导人会有反思,并且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经过危机之后,经过反思,迪拜会总结经验教训,还是可以发展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可持续”就是从这里来的。迪拜基本的地位不会改变。 

  东方早报:“迪拜模式”给中国的城市,特别是上海的发展,可以提供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高有祯:上海和迪拜,直接的比较不太好比,因为上海的规模、起步都要比迪拜大。 

  从一些简单的方面,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借鉴。迪拜天气很热,这里建起了有空调的车站,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另外,迪拜当地的老百姓要办企业,政府可以提供支持,这里不仅有青年企业家协会,还有穆罕穆德基金,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项目,你如果投资不够,可以申请;在住房方面,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譬如,迪拜对外国人购房是有限制的,在迪拜老城,外国人是不能买房的。我们国内,对外国人买房,则更为开放。这样收入不高的中国老百姓购房就比较困难了。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学习迪拜。迪拜还实行“保人”政策(外国人在迪拜办企业,必须找当地人当保人),首先保障的是当地人的基本权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