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复苏步伐超过欧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5:2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 周四有充足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可能出现反弹,而欧洲经济仍然是前途黯淡。

  美国新闻显示零售业销售额上升,失业率略有下降,股票市场也有所反弹,虽然这些迹象均不足以为经济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的问题盖棺定论。

  美国和欧洲之间显著的分歧表现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上,就目前而言,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强势做法更加有效。估计这也将成为这周末即将在意大利举行的G8会谈讨论的主要热点之一。

  不少经济学家甚至估计美国经济在2009年第四季度就会出现反弹恢复增长,相比之下欧洲经济直到2010年都将处于衰退之中。2009年美国经济预计继续收缩2.8%,而欧洲经济的这一比率是4.2%。

  “这次风波源自美国,但欧洲付出的代价更高。”前法国政府的一名顶级金融分析师吉恩-皮萨尼-法瑞表示,现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研究机构供职。

  几乎是从这次金融危机伊始起,美国和欧洲就走上了大相径庭的道路,虽然同样是为了挽救支持经济。最明显的事实是美国政府为减轻银行所受打击和保持信贷流通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来刺激消费,而欧洲则因担心这种做法会引发通货膨胀而忧心忡忡。

  正如大萧条时候用过的所有政策都会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反复剖析研究一样,全球危机中美国和欧洲两个地区采用的不同举措以及此后的不同命运在今后若干年也都将成为分析的范本。

  这些教训不但将在未来的危机中引导政策的制定者们,可能也会重新界定关于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到底怎样才算适当的争论。

  “历史是一个仅有一次实验机会的巨大实验室。”哈佛经济历史学家内尔-弗根森如是说,他是抨击白宫高额开支计划最猛烈的人士之一。

  在美国如此惊人的刺激开支计划背后的论点一是必须防止经济陷入急剧地螺旋式下降,而且,增加财政赤字的做法是审慎的。

  关注美国的赤字开支增加的一个重要理由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即赤字不断增加将导致投资者对美国的债务要求更高的利率,使得借贷升本升高,经济放缓。星期四拍卖的110亿美元的30年期美国国债受到买家的热情追捧,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推波助澜地冲到了7个月以来的高点。

  但我们无法得知到底美国经济能稳定下来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刺激支出计划,有多少是依赖于银行和信贷系统的支撑,尤其是在还有部分刺激资金没有投入经济的情况下。

  “我认为说美国已经解决银行的问题的银行还为时过早。”皮萨尼-法瑞表示, “像德国那样在世界贸易锐减中受到极大伤害的那些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

  本星期公布的数字显示德国4月份的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7%,这是自1950年开始有记录的最大跌幅。

  不过,一些专家认为,欧洲的做法长期来看更为有利。

  美国的赤字开支在长期中仍然存在着重大的风险,即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对赤字的忧虑已经直接导致上个月的利率上升。如果利率继续上升将威胁美国的经济复苏。

  虽然欧洲增长预计将停滞几年,但由于避免了大的刺激消费计划,欧洲也不会如美国那样背负沉重的债务。

  此外,许多美国金融机构仍然与不良贷款纠结不清。如果经济进一步恶化而不是反弹,政府最近允许批准脱离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一些银行将重新陷入困境,可能需要更多的政府资助。

  小看目前风险、希望经济能够迅速扭转的任何预测可能都是为时过早。世界银行在周四表示,它预计全球经济在2009年将缩水近3%,远超两个月之前它作出的1.7%的预测。

  即使经济开始出现反弹,欧洲和美国仍然还都面临着失业率迅速上升的威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2007年至2010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减少约就业机会25万个,明年欧元区和美国的失业率预计将增长1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资深经济学家乔纳森-库珀尔表示,“战后从未出现过如此的失业率飙升。这将是一个逆转。 ”

  当财政部长盖特纳在今年3月首先会见了代表其他20个最大的经济体的财政部长时,他曾敦促他的欧洲同行刺激经济增加消费。但在意大利,盖特纳可能要求他们仿效美国银行之前进行过的压力测试。

  在星期四与世界银行主席罗伯特-佐利克的一次电话会议上,盖特纳对记者重申这些测试是必须的。

  佐利克表示,“在信贷市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刺激所带来的效果是短暂的。”他表示,“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使信贷市场恢复正常以及保证银行重组和坏账得到清理的事项上。 ”(三山)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