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倒翁的压力测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8日 0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敏渊

  上周,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公布了对第一批19家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Stress test”)的具体流程,投资者很快就会看到全部测试结果。无论具体结果如何,有两点可以肯定:银行们都会通过测试(因此公众无需恐慌),银行们又一定会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公众需要委托政府继续出面拯救)。

  有人说现在美国的大银行是在夹缝中生存,其实把它们描述成不倒翁更合适一点。首先,除地方性的小银行外,像雷曼兄弟那样的大公司倒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联储正在采取一切措施规避系统性风险。其次,虽然不用担心倒闭,而且一周前的季报显示喜人业绩(会计准则的修改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每个数字下却潜伏重重危机,投资者信心无时无刻不处于摇摆状态。第三,如同摆在桌上的不倒翁,美国的银行业已经挪不开步,过去十年的运营方式被否决了,证券化市场极度萎缩,银行们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走下一步棋,全凭监管机构“拨拨动动”。再者,由于目前很多监管机构的做法属于拍脑袋,银行业的动作也无甚规律可言,大多是绕着原点做圆周运动罢了。

  且不说联储有没有迫使美洲银行在并购过程中隐藏美林的巨额亏损,且不说白宫有没有强制要求所有银行接受来自问题资产解救计划(TARP)的贷款,上周奥巴马政府对信用卡市场的警告就足以显示华尔街目前的被动局面。

  2007年底房地产市场的次级贷款问题凸显以来,信用卡市场的坏账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一只“尚未跌落的鞋”,随时会砸到投资者头上。由于2005年国会通过新的个人破产法案(信用卡公司的积极游说功不可没)大大增加了个人申请破产保护的难度,信用卡坏账风险降低,各银行也相应扩大个人信用卡业务。即使某些细分市场上风险仍然很大,信用卡的还贷资金流早已被证券化卖给了投资者,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无论信用记录好坏,信箱里出现的最多的就是来自信用卡公司的预审批准(Pre-approval)材料。当然了,危机出现以来,这样低标准大量放贷的做法收到了监管机构的严厉批评。

  按理说,银行这回应该学乖了,应该按照信用风险谨慎行事了,但他们又挨批评了。首先是银行开始大量收缩信用卡账户,最突出的例子是运通公司以300美元为报酬鼓励用户取消账户,以此减少坏账风险。其他公司也纷纷降低信用额度,这恰恰是与政府鼓励信贷鼓励消费的经济刺激计划背道而驰的。接受了TARP的银行(包括几乎所有大银行)尤其不能太唱反调。接下来是信用卡利息的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坏账比例飙升至7%,银行遂启动利率调整条款,把高风险用户的利率调高,这对本来在危机中挣扎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非常有损奥巴马为穷人说话的形象。于是政府提出要限制信用卡利率,并限制银行随时调整利率的自由。为了绕过利息这一关,银行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繁杂费用来增加收入,如转账费,迟缴罚款等。奥巴马终于不悦,把各大信用卡巨头老总(花旗、JP摩根、VISA、万事达等)请到白宫,明确他在收费和利率上的态度。

  在失业率持续攀高的情况下,信用卡的坏账问题肯定还要持续。银行如果没有收费和利息上的自由,后果只会是两个:继续缩减信贷,或者继续问TARP借钱。于是“不倒翁”们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上周的压力测试,感觉无非是当家的在盘点库存,以便安排下一季度在TARP里放多少钱罢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