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拟推出不良资产剥离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美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有望为购买银行不良资产的各类投资机构提供贷款支持

  □本报实习记者 杨博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已经拟定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办法,最快有望于今日公布。该计划将推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三大部门,为购买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银行不良资产的各类投资机构提供贷款支持。

  美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住房和商业用房抵押贷款、贷款关联证券等,其中抵押贷款价值预计超过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将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剥离,尽快恢复银行系统良性运转。

  三方协力提振信心

  去年10月,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总额7000亿美元的银行业救助计划。作为该计划的延续,财政部显然已不打算只靠这7000亿美元来解困,而是在新计划中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美联储一并“拉下水”。

  按照新计划,财政部将动用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与私人投资者组成投资基金,集中精力处理住房抵押贷款关联证券等问题债券。这些基金将由私营投资公司管理,并由财政部按“一比一”(私人投入1美元,政府便提供1美元)的方式协助其购买不良资产,双方共担盈亏。

  作为银行监管部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将着手处理另一大“毒素”——问题贷款。按计划,FDIC会设立特定投资部门,并以贷款形式为其购买银行不良资产提供最多达85%的资金。其余的15%,私人投资者每出1美元,政府最多可出4美元。照此计算,若方案没有改变,预计政府提供的资金最终可能超过95%。

  美联储推出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适用范围也有望扩大。原有的TALF主要为购车、教育等消费贷款及美国小企业局担保贷款支持的AAA证券的购买者提供贷款。财政部准备在新计划中将这项工具的范围扩大至为部分不良资产购买提供贷款。此前在2月,美联储已经宣布将TALF计划的贷款规模自2000亿美元提升至1万亿美元。

  三大机构的“合作”安排,或许与美国政府正面临的资金筹措尴尬局面有关。日前,拿了1700亿救助资金的美国国际集团(AIG)给高管发下1.65亿美元奖金,引发舆论强烈抨击,也使得美国政府再向国会要钱救助金融机构的希望几乎破灭。知情人士透露,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的大部分已经分配给了现存项目,目前尚不清楚奥巴马政府是否会向国会申请额外资金。而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新计划将依靠美联储和FDIC为政府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提供“补充”。

  此外,为保障纳税人及银行利益,财政部还希望引入私人投资者和拍卖机制,为这些资产定出符合市场实际供需关系的价格,并以“出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售出。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忧虑,认为投资者所出的价钱是否足以吸引银行出售不良资产仍是问题,但假如出价够高,便可以提高银行其余资产的价值,重振各界对银行业的信心。

  市场反应尚难预料

  早在2月10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就已公布处理不良资产的计划框架,但他当时只表示这一计划将使用大规模金融救援资金。由于该计划缺乏具体细节,导致了当天美国股市的暴跌,仅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就狂跌380点。

  鉴于已有“前科”,盖特纳此次的行动安排显得非常关键。虽然已有部分细节曝光,满足了市场的期待情绪,但一些分析师仍担心市场热情可能再次被浇灭,部分原因在于目前提供给这项计划的资源存在变数。

  除了在资金筹措上可能遇到困难外,能否吸引私人投资机构加入也成为新方案面临的问题所在。分析人士认为,信贷危机波及按揭证券、消费信贷等各个层面,令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而近期政府为平息AIG风波提出征收高额花红税的法案,更使得对冲基金等大型投资公司开始担心,与政府合作将会受到类似的管制。潜在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担心政府改变交易条款或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而在交易上更为敏感。

  分析人士认为,只有卸下银行业肩上的不良资产负担,才能让其更好更多地放贷。穆迪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快速行动。“他们行动得越快,银行系统复苏、经济重新起步的速度也就越快。”

  除公布处理不良资产的计划,盖特纳还有望在下周公布政府修订现有金融监管系统的提案。此前有报道指出,该提案可能提出对包括所有银行、华尔街企业和其他公司在内的管理层薪资加以更多监管,并给予美联储监督整个金融系统风险更多的权力。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最快有望于今日公布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办法。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