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避税天堂成国际资本监管体系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22:1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3月11日,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瑞银集团(UBS)公布了2008年财报。报告显示在次贷危机中,由于对美国资产投资庞大使得瑞银遭遇巨额资产减计。2008年全年瑞银净亏损高达209亿瑞士法郎(约合180亿美元)。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同一天,有消息称经合组织有可能会把瑞士、卢森堡、奥地利、新加坡和香港列入“不合作避税地”名单。这无疑将会对瑞银的盈利基石私人银行业务造成巨大打击。

  曾经在二战中仍坚守保密底线、在大萧条中仍保持盈利的瑞士银行,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在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构架下似乎被逼到了“死角”。

  美国频频发难

  瑞银目前的困局起源于2008年5月中旬,当时有数百名美国富豪被揭发在瑞士设立秘密户头逃税,导致美国每年税收减少1000亿美元。随即美国当局对瑞士银行在美国境内的工作人员展开了调查。7月1日,美国迈阿密联邦法院授权美国国税局对瑞银发出传票,称有证据显示超过1.9万名美国公民通过在瑞银开设保密的离岸账号方式来逃避在美国的纳税义务。“人们应该意识到笼罩在这些账户周围的保密色彩正在消退。”美国国税局局长舒曼说。一个月后,瑞银首席财务官马克·布莱森在美国参议院常务调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为瑞银没能遵守与美国达成的QI协议(2001年美国与瑞士银行达成协议,瑞银有义务向美国税务官员提供任意一个需纳税收入的美国客户资料)道歉,并表示不再为美国公民提供离岸银行业务。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就此罢休,11月6日,佛罗里达州大陪审团对瑞银财富管理主管韦华利提出指控,称其帮助了大约2万名美国客户隐瞒了200亿美元资产。韦华利否认自己知道、参与和容忍了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17日,韦华利表示为了捍卫公司和顾客的利益和维护自身权益,他将放弃现有职权,等待问题最终解决。在经过三个月的调查之后,2009年2月18日,将银行保密法视作生命的瑞银无奈用7.8亿美元罚款和300个顾客信息换取了美国司法部在未来18个月不进行刑事诉讼的承诺。然而这一息事宁人的改变却将瑞银推向了更加被动的窘境。19日,美国司法部向迈阿密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瑞银提供5.2万个拥有秘密账户的美国客户名单,瑞银股价跌落至历史低点。

  有消息称,除了对瑞银这个“避税天堂”的代表进行控诉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很有可能将推行一项新的法案——《禁止利用避税天堂逃税法案》,将美国在其它“避税天堂”地区的流失税收也收归国内。此法案如果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将每年为美国政府带来最多高达5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

  全球围攻“避税天堂”

  正当瑞银疲于应付与美国政府的诉讼拉锯战时,欧洲、拉丁美洲等国家也纷纷对“避税天堂”展开围攻。

  作为G20会议的主办国,英国首相布朗表示,他将在4月2日召开的G20峰会上提出建议,整治一些“逃税天堂”国家及地区。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则认为,“避税天堂”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监管体系的漏洞,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上40%的资本都在所谓的“避税天堂”登记注册,这些资金的流向没有被有效地监管和规范,很有可能成为危及国际金融体系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阿根廷也将建议在G20峰会上讨论彻底取消“避税天堂”。

  欧盟主要领导人在为就G20峰会达成共同立场的柏林特别峰会上也表示,对于那些“不合作”的“避税天堂”,应尽快设计出“一套完整制裁措施的工具箱”。欧盟将在伦敦峰会前提出自己的“不合作避税天堂”名单。

  有报道称,经合组织正在对84个地区展开调查,以便更新自己在2000年所制定的“避税天堂”黑名单,其中有30个国家或地区有可能被列入“不合作避税地”。

  国家主权展开博弈

  全球为加强金融监管,对“避税天堂”形成的围攻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岌岌可危。为了避免逃税惩罚,主要私人客户纷纷从这些地区撤资。仅瑞银在2008年第四季度,就有被撤离资本858亿瑞士法郎(约合734亿美元)。对于占自己GDP14%的银行业遭遇如此重大挫折,瑞士政府无法漠视不管。

  在美国提起二次诉讼之后,瑞士联邦法院紧急下令禁止瑞银向第三者特别是美国税务部门移交客户信息。瑞士联邦主席兼财长默茨警告说,美国政府为揭开客户姓名而采取的法庭行动不会取得成功。瑞士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由银行家、外交官、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所组成的特别工作组来捍卫日益受到重压的银行保密法,并拒绝参加3月5日美国参议院就“避税天堂”问题举行的听证会。瑞士第一大政党——右翼的人民党甚至提出将银行保密法写入宪法“保护”起来。瑞士外长米舍利娜·卡尔米—雷伊在3月7日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谈之后表示,瑞士难以接受对瑞银集团以及间接对瑞士施加的压力,两国应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作为“避税天堂”的“出头鸟”,瑞银最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将预示着全球经济体对重建金融秩序、优化金融监管的决心有多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