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去加上现在就等于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10:07  东方早报

  程实

  金融学博士,宏观经济分析师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所以作为往事就让它去吧”,荷马的洒脱并不能像以往一样驱散辞旧迎新间习惯性的惆怅和感伤,这倒不是因为年末那些迫不及待窜出的惨淡经济数据,也不是因为那些言之凿凿的悲观未来预期,回想这个匪夷所思的2008,太多的误解见证了我们的浅薄,太多的反复刻下了我们的无知,而这一切又在发酵之后凝结出新的担忧,在次贷危机接二连三的震撼之中,一些反思、一些怀疑和一些颠覆是不是来得太快、太彻底了一些?

  倒带2008,的确是一个并不愉快的过程,特别是对所有和经济观察、分析和预测有些许关联的人士而言,因为这一年很难有人能够交上合格的答卷,无论是保尔森、伯南克、特里谢这样的宏观调控者,还是热衷于评估和预测的微观分析者,在诡异的次贷危机和强大的经济周期面前,都或多或少地犯下了难以推脱的系统性错误。

  在我看来,叩问2008,我们也许能够从错误中总结出两个“不等式”:首先,过去加现在并不等于未来。这与其说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更像是经济预测的尴尬和命门。未来的“变味”可以归结为三类原因:其一,就次贷危机而言,之所以称之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具有许多反传统的另类特征,比如,在过往的大危机中美国经济衰退总是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同步萎缩,但次贷危机演化过程之中,不仅美国经济增长有过昙花一现,美国劳动生产率更是一路坚挺,这也许同时构成了NBER在12月之前一直对判断衰退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其二,从现有的经济形势中寻觅的先行信息可能误解了未来,就次贷危机而言,源自非理性市场行为的形势突变层出不穷,这使得先行信息中包含的未来元素更加稀薄。其三,从过去和现在的剪影中勾勒未来本身就具有太大的主观性,人们对于经济规律本没有确定性的共识,而通过不同方法从现有形势中提炼出的未来信息又可能大不相同。

  其次,理论加数据并不等于事实。理论是对事实的抽象,数据是对事实的描述,将理论与数据糅合在一起,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全部的事实,并以此为据做出准确的趋势判断?次贷危机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有的时候,理论加数据让我们能够看得更深,看得更远,但有的时候,又让我们与事实渐行渐远,更可怕的是,对于理论加数据的笃信甚至是崇拜往往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滑向错误的一端。

  展望2009,我们还会继续犯错吗?实际上,很有可能。毫无疑问,世界经济将在2009年迎来经济周期的谷底,IMF预计产出增长将从2008年的3.7%左右进一步放缓至2.2%左右,大大低于过去28年平均的3.32%和本世纪平均的4.08%。其中,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将从 2008年的1.4%左右大幅下滑至-0.3%左右,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都将出现负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产出增长则将从2008年的6.6%左右降至5.1%左右,其整体放缓程度将略小于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双重冲击之下,我们又可能滑向错误的另一端,由于过于惧怕衰退而走向过于保守,由于强调增长而在结构、机制优化上潜在倒退。

  为了避免矫枉过正的错误,我们似乎有必要在责难2009之前思考另外两个“不等式”:首先,现在的危机并不等于过去的失败。在危机中否定过去的一切不仅否定了危机的风险诱因,同时很容易一并否定了繁荣的长期要素;其次,一方的失败并不等于另一方的成功,危机中发达经济体的千疮百孔与其说是市场经济调配资源的失效,更像是经济周期的规律使然,而新兴经济体的相对强势与其说是市场不成熟的回报,更像是周期错配的历史偶然。因此,在危机中同时规避短期增长风险和长期结构风险,也许需要更多一点的长远视角和更少一点的盲目自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