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管方调查16年麦道夫始露破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 02:16  新京报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国会周一举行的听证会资料显示,麦道夫的“庞氏骗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编织,但迟至1992年才为部分监管机构所察觉。麦道夫本人先后两次被SEC请去“喝茶”,但16年来各家监管机构对其未有任何举措。

  国外媒体昨日报道,自1992年到2008年整整16年来,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等多家监管机构在内对其进行过至少8次调查,都未能最终揭破这位纳斯达克前主席编织的弥天大谎。

  首先和麦道夫打交道的是SEC下面的法规部,该部门发现两名会计师在以13.5%到20%的利率向外兜售非法证券,数量高达4.4亿美元,但麦道夫辩称不知道自己这笔资金为非法募集,最后由于SEC无法找到受害人而作罢。

  在1999年到2000年,SEC发现麦道夫的企业交易程序不当,但麦道夫迅速制定新的交易程序遮掩过去。

  2001年和2005年,一名叫做Harry Markopolos的麦道夫竞争对手先后两次向SEC举报,SEC同时发现麦道夫使用客户的账户,但麦道夫同意正式注册他的企业,加上客户对麦道夫的盗用行为未表示任何不满,SEC又再次放过麦道夫。2004年,SEC还发现麦道夫企业存在“抢先交易”,但都被麦道夫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麦道夫被自己的儿子揭穿之后,SEC等尴尬不已,尤其是即将出任奥巴马政府SEC主席的Mary Schapiro。她是现任FINRA的主席,于2007年对麦道夫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家企业竟然没有客户,并存在多种违法行为,但此事却未被曝光。SEC和FINRA都拒绝对此事进行评论。

  (周鹏飞)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