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准时而反常的麦道夫收益何以横行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 01:38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海蓉

  美国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长达20年的诈骗案曝光,市场震惊之余,要求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呼声再度兴起。

  12月21日,新加坡金融专业协会(Society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主席梁实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案件的发生除了监管不力,投资时“投资者树立科学的风险投资意识也很重要”。

  《21世纪》:麦道夫金融诈骗案会不会促使金融业再度陷入信誉危机?

  梁实轩:金融服务业当然会受到影响!但是,麦道夫案究竟是谁之过?我看不仅是金融专业服务者(基金经理等)欺骗之过,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也是其一。

  过去20年里,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名下的账户每个月都能准时产生将近1%的收益,却从不发生亏损,这种美好到反常的投资回报没有引起投资者的警觉?大家还是不由分说地相信?这主要是我们的投资者还不能正确的对待他们的投资。事实上,很多投资者都是在不研究该基金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就签支票投钱。

  一个研究替代性投资的非营利性机构Greenwich Roundtable针对投资者展开的调查显示,有1/5的投资者表示,他们通常不关注正式清单或分析流程,只关注那项投资是赚还是亏。

  《21世纪》:麦道夫“庞氏骗局”曝光引发了社会要求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的呼声再度兴起。你认为日后该如何规范这个市场呢?

  梁实轩:我看关键是透明度的问题,也就是当前的金融市场还不够透明化。比如,出现麦道夫事件后,一些个人投资者曾致电询问新加坡政府监管部门和一些金融机构,问新加坡情况怎样。但有些监管机构给予回答是“No Comment”拒绝置评;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有相关的投资也只是表示“损失很少”,并未透露具体细节,如全部的投资在哪里,跟谁进行投资,这些都没有讲清楚。新加坡一些投资公司的投资报告,也只是大概说明20年的投资回报,并没有前一年具体投资回报的报告。

  对于这个市场,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对金融市场透明化管理的层面上来。

  《21世纪》:目前,新加坡在金融监管方面有了哪些新举措?

  梁实轩:新加坡出了一个新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针对投资产品的规范管理。比如,未来可能新加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他们不会随便出售风险高的投资产品给普通客户;或未来投资者不愿意再投风险高的金融产品。

  不过,我也在担心这个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因为普通投资者,都不喜欢冒太多风险;有了这样一个新的体系,或许在金融危机后大家都去购买低风险的投资产品、都把钱放在银行长期账户上、或者选择购买风险比较低的债券,但那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去投资风险小的产品,反而会增加产品的风险。

  我们金融专业协会有个投资标准,即分散投资,不要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懂得分散投资风险。雷曼债、麦道夫案让全球不少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原因就在于,很多个人投资者把自己的钱全部投入到了一种金融产品中,而大型机构投资者则把多数资金押给一位投资经纪。如果他们意识到分散投资风险,或许损失就不会这么大。

  相关视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