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道夫诈骗案暴露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05:01  金融时报

  记者 程瑞华 

  麦道夫诈骗案的冲击波在短短几天里迅速扩大。人们充满了疑惑,一个拥有纳斯达克前主席身份的投资高手,一种并不新鲜的欺骗手段,一大群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国际金融机构……这起诈骗案当中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居然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在华尔街上演。这起诈骗案的曝光对已经非常脆弱的美国金融界会不会又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打击?12月16日,本报作为合作媒体参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直播的特别节目《坚定信心促发展》,邀请《环球财经》杂志的总编向松柞,就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诈骗案再次击破投资者心理底线

  主持人:您觉得这起诈骗案对已经非常脆弱的美国金融界影响几何?

  向松柞:是非常可怕的打击。尽管在金融界这么重大的损失里100亿美金不算什么,但是这次是对人们心理的一次非常致命打击。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特点是一次一次曝出来的事件,一次一次击破人们原来预想的心理底线。麦道夫是一个非常资深的、老资格的,可以说和巴非特等著名投资者是同一个级别的人,是最值得信赖的投资管理者,但是他原来是个大骗子,而且他骗的人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人、最顶级的机构,包括汇丰银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这使得全世界对华尔街失去信任。

  反思骗局背后的华尔街金融模式

  主持人:这种骗局的背后,是不是进一步暴露出金融监管的问题?

  向松柞:这次深刻暴露了华尔街整个金融模式的问题,第一个层面就是监管。对冲基金监管是非常脆弱的。而对冲基金还不是麦道夫这个基金,麦道夫的基金叫做对冲基金的基金,就是先把钱给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再把钱给他管理,所以他是基金的基金,属于最高层次的基金,实际上没有监管,完全是基于个人的信用,这是问题之一。第二个问题是更深层的问题,人们现在讲要分散风险、降低风险,要把投资组合做好,对冲基金本身介绍取得高回报,而且能够分担风险,然后把钱卖到国际上所谓的对冲基金的基金去分担风险,后来发现,风险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大了,这是整个金融体系在华尔街面临的最根本性的挑战。

  主持人:麦道夫案件暴露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就是信用。信用是美国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这次矛头直指基石,当信用被打破之后,整个体制会往什么方向运转?

  向松柞:我想起一句话,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历史往往惊人地重演。这个骗局背后如果归结为人性就是一种贪婪,为什么人们会如此贪婪?当人们贪婪、无限度地追求高回报的时候,那些制度是没有用的。再一个是政府监管的缺失,必须要确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必须用法律强制手段让人们去克制。

  主持人:如果说华尔街金融危机开始矛头指向的是投资银行家们,这次麦道夫事件是否对整个对冲基金行业商业模式提出了质疑?

  向松柞:今年对冲基金损失非常惨重,仅仅11月份一个月,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的对冲基金亏损接近700亿美元,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进行对冲的,这种基金的损失差不多接近50%,损失非常大。麦道夫基金的最大投资者是FGD,今年5月份在天津召开的全球对冲基金的峰会就是FGD主办的,FGD多次想在中国开展业务,在证监会做过演示,介绍他们的业务。现在他们必须要反思了,这种营业模式,这种赚钱方式到底能不能持久?不仅基金损失,很多投资者损失更大,麦道夫会使很多富人破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