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道夫诈骗案受害者公布损失 多家银行被卷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 11:45  北京商报

  被认为美国史上金额最大的“麦道夫诈骗案”昨日有了新的进展。一些卷入这一诈骗案的企业巨头和要人相继公布所受损失,受害人名单不断拉长。

  11日晨,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高达500亿美元。而告发麦道夫的人,正是他的两个儿子。

  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14日说,该行对冲基金Optimal在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23.3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并且该行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的1700万欧元(2260万美元)也有去无回。

  欧洲另一家银行巨头汇丰银行也是最大受害者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银行的风险敞口约10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不能从麦道夫处收回任何资金,汇丰还将赔偿客户损失,由此还将产生5亿美元损失。

  瑞士银行业的损失也极为惨重,据瑞士《时报》14日报道,瑞士UBP等数家银行的风险敞口总计达50亿瑞士法郎(约合42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14日也公布了损失额度。巴黎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说,该行与纳斯达克没有直接投资业务,但受对冲基金牵连,可能蒙受至多3.5亿欧元(4.7亿美元)损失。

  除了上述银行已经公布了具体损失外,瑞士银行野村证券、皇家苏格兰银行等大型集团也与该案有牵连,但具体损失数目尚不清楚。

  除金融机构外,一些名人也登上受害榜单,其中包括纽约“大都会”棒球队老板弗雷德·威尔彭、通用汽车公司旗下金融机构GMAC主管J·埃兹拉·梅尔金、前美式足球费城老鹰队老板诺曼·布拉曼,以及部分华尔街人士。

  另据美联社报道,来自新泽西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弗兰克·劳滕伯格也不幸“榜上有名”。

  财务状况秘而不宣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是“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创始人兼主要所有权人。他经营着一只对冲基金。联邦调查局的起诉书显示,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直到近期由于面临高达70亿美元资金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才在12月10日向两个儿子,也是其公司高管坦白其实自己“一无所有”,一切“只是一个巨大的谎言”,麦道夫的儿子们当晚便告发了老爸。次日早晨,他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内被捕。这起涉嫌欺诈案让美国一些最知名和最富有的人士血本无归。

  “金字塔式”骗局

  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这便是麦道夫通过其经营的对冲基金进行骗钱的手段。这一手段被称为“金字塔骗局”,并不新鲜,但却有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

  对投资机构与华尔街上流人士来说,麦道夫的投资一直很有吸引力,其客户平均每月曾有过近2%的盈利纪录。其中一名投资者说,对冲基金使他们持续受益,2004年开始,年回报率从7.3%至9%不等,而过去十几年的年回报率超过10%。

  “白璧无瑕式”从业记录

  许多投资者、交易员甚至记者对于麦道夫会涉嫌欺诈都感到十分震惊。麦道夫的个人信誉一直非常好,至今在麦道夫公司的网站上还能看到这样的声明:“客户们知道,伯纳德·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一直以来都是本公司的标志。”

  另外,麦道夫还是倡导场外电子交易的先驱之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致力于推动建立交易透明化、公平化机制,为纳斯达克同纽交所的竞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就是这个众人眼中高尚、敬业的麦道夫,多年以来利用自己公司的业务悉心设计了一个惊人的骗局。

  善于营造神秘氛围

  麦道夫非常善于为自己营造神秘的氛围。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麦道夫从不解释他的投资策略,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麦道夫的客户包括富豪、对冲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欧洲的一些银行。

  面对长期稳定得不可思议的盈利和自己信任的已经赚到钱的其他投资者,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手们还是最终被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