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凯恩斯主义根本没有治愈大萧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0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目前的经济危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大萧条。而许多人对造成大萧条的原因还存在疑惑和误解,对大萧条错误的认识很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政策。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分析一下大萧条的经过。

  胡佛在1928年当选总统。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主张市场能够自我矫正,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其实不然,胡佛深信政府干预能够提高收入、增加就业。这对于理解大萧条非常重要。而当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后,他并没有改变胡佛的政策方向,而正是这条路给美国带来了灾难。

  在胡佛任期内,他就大规模地增加开支修建公共工程。从1929年到1932年间,联邦总支出以50%的速度增长,这也创造了联邦支出在和平时期增长最快的纪录。包括旧金山湾大桥在内的众多公共工程都是在胡佛任上开始建造的。同时,他支持工人在经济衰退时不削减工资,政策应该反周期运行。因此,所谓政府调控经济的“新政”是从胡佛政府开始的。

  另外,1929年股市暴跌并不是“大萧条”的直接原因。而真正导致“大萧条”发生的是一系列错误的政策。而最重要的原因是1930年颁布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法案》对工业和农业进口产品征收的税额上升了一倍。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错误的政策影响到了农业生产。1929年,胡佛签署了《农业市场法案》,旨在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当时,出口占到GDP的7%,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带来的出口减少给农业部门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而之后的罗斯福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不得不对农产品生产施加配额,进而给农民提供补助。

  而大家对“大萧条”认识的另一个误区是股市暴跌的原因。股市暴跌不仅仅因为投资者的贪婪,根本原因是由于信贷扩张使得投机升温。而20年代的信贷放松成为股市暴涨的助推器。

  在重新认识导致“大萧条”发生的原因之后,我希望政府在治理目前经济危机时,能够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政策,避免萧条再次发生。

  引自Andrew B. Wilson的博客 编译/实习生 白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