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中国效应大起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06:14  华夏时报

  中国人同样喜欢奥巴马。在人们不自觉当中,奥巴马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黑旋风”。

  就在美国大选的头几天,三家媒体记者一起采访GE的副董事长,结果被反问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谁会当美国总统?结果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是:奥巴马。

  7日在上海,地铁站里收报纸的一位陈姓男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奥巴马当总统,这是美国人的事情。不过,他没有意识到,美国经济的走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废品生意。

  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称:“我突然发现,身边80%以上的企业家朋友都成了‘奥巴马’的粉丝。”李志起认为,我们对于奥巴马的兴趣,一部分可能有着对少数族裔的同情心理,但从企业家的心态来看,恐怕更多的是看到了奥巴马出身草根、白手起家的魅力。

  何宗林可以成为一个例证,他在广州经营一家广告公司。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时代变了,黑人能在美国做总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次进步,人与人在平等上又迈进了一步。”

  伴随着奥巴马当选,所有此前“押宝”奥巴马的中国出版社们都成为了胜利者。法律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分别拥有奥巴马两本著作的版权,法律出版社忙着加印,而译林出版社则忙着翻译。

  期望:美国人期望改革开放

  奥巴马的胜利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有人将这场胜利当做了美国最出色的公关活动,因为它最能体现“美国梦”,而且可以挽救因为发源金融危机而遭受的形象危机。

  效果的确不赖。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评说:“奥巴马改写了竞选教科书。他靠着小额捐款,筹集起数额令人惊异的竞选经费。奥巴马竞选团队最宝贵的资源是候选人本身。奥巴马性情冷静坚定,这使他的改革信息似乎令人放心。既能提出挑战,又能安抚人心,需要最高超的政治才能。奥巴马可是一位旷世难逢的政治家。”

  上海解放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锰告诉《华夏时报》,奥巴马的胜利,在他们看来至少有两个技术环节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支付式营销”,另一方面是出版营销。这两方面恰恰是麦凯恩所忽略掉的。

  在“支付式营销过程”中,事实上每一笔小额竞选捐款都意味着可以数字放大好几倍的稳定选票,美国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感觉到,他们需要这样的人做总统,因为他跟他们在一起,而不是在戴维营或是得克萨斯的农场里。

  2006年,奥巴马决定参加竞选之后,他出版了《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集中阐释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他试图将自己包装成一个“美国梦”,因为他如果能够当上美国总统,就可以证明在这个国家,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的确一切皆有可能。当奥巴马确定自己获胜之后,他向所有美国人感谢这个“美国梦”,也向他们表达了变革的决心。他会推行减税政策,也会全力挽救经济;他会对华尔街“做手术”,也会挥动柳叶刀对利益群体进行清算;他会更加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权问题,也有可能推行贸易保护。

  “他对最重要的内政提案,即医疗体系综合改革方案,显得雄心勃勃,对此,民众将不愿看到他退却。”《金融时报》评论说,“即使最迟钝的观察家也肯定感觉到,美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