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海啸拉近奥巴马与中国的距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5:03  人民网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在芝加哥宣布大选获胜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讯 在美国多届新政府的执政初期,中美关系往往会经历一个低潮。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以及中美共同利益的增加,将使奥巴马政府大大缩减这一磨合期,两国可能在携手抵御经济危机方面做出更多的合作。据香港中评社编译报道,路透社11月5日载文《金融海啸拉近奥巴马与中国的距离》,摘要如下: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叶海林对路透社表示,由于社会观念、所属利益集团等差异,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往往执行与上一任政府不同的对华政策,磨合两三年以后才回到正常状态,但由于经济危机形势所迫,这次所需的时间肯定会缩短。

  “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已经不以某个总统、某个政党为转移了。即使奥巴马上台初期表态强硬,现实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会让他明白一个健康的中美关系何等重要”,叶海林说。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就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加压力,幷将此话题与审议最惠国待遇挂钩;布什上台初期也对中国明显抱有敌意,幷一度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不过美国911事件以后,布什的对华政策开始转变。

  奥巴马在竞选中承诺,将借助美国贸易法规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将加深两国的军事对话,促进在安全、能源和环境等共同目标上的合作。奥巴马称不会妖魔化中国,但将敦促中国真正符合国际人权标准,幷停止对伊朗、缅甸、苏丹和津巴布韦等强制性政权的支持。

  北京大学中美关系专家贾庆国认为,奥巴马政府不会在两国关系政策上做出重大变化,但会更着重贸易、汇率问题,以及人权、环境及气候变化问题,预计中美之间的摩擦会减少。

  美国在此时此刻或许比以往更加需要中国的合作。

  面对动荡的全球金融局势以及自身经济增速的下滑,中国与全球的互动明显增加。如北京政府在10月两度与加入美国联储主导的联合降息行动,中国领导人也多次表示“应对危机时合作就是一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不少经受次按危机冲击的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寄予厚望。在应对次贷危机中,需要增强中美的互信和合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称。

  他还提到,“中国和美国都深深涉及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调整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才真正长期有利于双方的战略利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