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上柏南克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23:49 新浪财经 | |||||||||
【MarketWatch华府2月15日讯】联储新主席柏南克的第一次国会听证会(周三和周四)有可能令金融市场失望,因为他将不会回答每个人想知道的问题:加息周期结束了吗? 柏南克不会透露联储还会加息几次,首先因为他并不知道;其次,即使像柏南克这样透明的决策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性。
但是,议员们应该向柏南克提出一些他较有可能回答的问题。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Banking Committee)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的成员们,与其询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的想法和打算,不如着重询问柏南克的心中所想。 毕竟,柏南克尚未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会面,但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心思。下面是柏南克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 你的通膨目标是什么? 历史纪录显示,柏南克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采用一个正式的通膨目标,而这恰恰是葛林斯潘极力反对的。尽管柏南克不太可能很快实现这个目标,但在周三和周四的听证会上,他可能透露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想法。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表示,如果核心通膨率(衡量指标是个人消费支出指数)在1%至2%之间,他们便感到放心。 柏南克会认同这个标准吗?为什么不干脆以通膨本身为追踪对象,而要间接地透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膨率呢?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到底应该以核心通膨率的年度升幅为标准,来判断其政策的得失,还是应该透过预测通膨可能达到的水平,以提前决策? 如果他对前面提到的那个通膨水平也感到放心,那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通膨率暂时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又应该作出怎样的反应?还有,暂时的概念又是多久? 什么是完全就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声明中警告,目前经济活动已经接近了它的最大潜能,“资源利用”的进一步增加可能引起通膨压力。 联储官员这里所谓的“资源”并非指石油和木材,而是指劳力。随着失业率降至4.7%的周期性低谷,以及平均小时工资水平的最终上升,联储决策者表露出他们一向的担忧:劳力市场的紧张将给予工作者要求和得到更高薪水的能力。 这可能导致通膨的螺旋式上升,因为公司将力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保证较高的利润,并保证雇员的薪水。 许多经济学家称5%的失业率就属于完全就业状态,低于这个水平经济就不敢再成长。但同样是这些经济学家,其中许多人在1998年说过,6%甚至6.5%的失业率也算是完全就业,而那时的失业率正滑向3.8%。 葛林斯潘时代的联储,对于失业率下滑坚持不采取任何机械的反应,声称生产力的革命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难道是因为葛林斯潘允许失业率下滑过快,从而使得1999和2000年更严格的紧缩(最终又把经济拖入衰退)成为必要? 失业率是衡量劳力市场是否紧张的最佳标准吗?即使当失业率跌回到衰退前的水平,劳动力参与率(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和就业率也仍然不肯回升。 假如劳动力参与率完全回升到衰退前的水平,那么近300万人将会有工作。而这部分失业者是没有计入官方失业率数的。 参与率下降是因为求职者自愿不想找工作(因而值得肯定)?还是有些人因为太沮丧而没有信心再找工作? 这个在后方等待的失业者大军,可能正是2001年开始的经济复苏以来美国工资水平成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假如真是这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真的应该担忧工资驱动的通膨率吗? 联储政策是“庸医之药”吗? 整个葛林斯潘时代,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其应付各种危机的“灵活性”而出名。 通常,这种灵活性采取的是降息的形式(有时候还降得很厉害)。这种货币政策药方的确有效,使我们渡过了1987年的股崩、亚洲金融危机和网路泡沫的破裂。按历史标准衡量,葛林斯潘年代的经济衰退就程度而言相当温和,主要是因为联储降息的动作非常之快。 但是,一旦危机过去,联储的加息行动总是显得迟缓。葛林斯潘时代的经济陶醉于廉价的货币。1980年代末的储贷机构(S&L)危机只不过是1990年代末股市泡沫和过去四年来房市泡沫的“开胃小菜”。 这一切都是联储造成的。不仅因为利率水平低,而且当泡沫膨胀时,联储及其它监管机构的看法正好相反。 难道联储的工作就是给经济打气,却不顾及由此引起的副作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否应该快速加息以应对资产泡沫,就像它迅速降息以应对衰退危机一样? 曾几何时,联储的任务是在经济的欢宴变得太疯狂时抢下人们手中的酒杯;如今的联储却是给宴会提供酒精,甚至送上更多果汁,帮助畅饮的人忘记醉后的痛苦。 美国债务的膨胀,联储是不是有责任呢? (本文作者:Rex Nutting)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