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中国版量化宽松

2014年08月06日 01:26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斯蒂芬(Craig Stephen)认为,从中国央行近期的措施看来,中国大有启动自己量化宽松计划的意味,但遗憾的是,以中国经济和货币的现状看来,中国版量化宽松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倒是债务问题的威胁将彻底浮出水面。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尽管全球市场都在纠结于美国联储量化宽松的即将结束,但是中国却似乎还在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行事。

  不少投机者都相信,中国央行[微博]正在悄悄推出自己的量化宽松计划,这样的想法推动着中国股市获得了2012年以来最优秀的单月表现。

  你可能觉得这非常正常——中国为什么就不会加入量化宽松派对呢?但问题在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其实本质上多多少少还是和美元挂钩的,如果发生反方向的运动,就将给自己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

  现在,中国央行向自己的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了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伴随细节在媒体上逐渐披露,分析师们纷纷试图为这样一种令人无法不质疑的行为找到合理解释。

  据报道,这新的所谓抵押借贷便利是指向境况不佳的房地产领域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尽管大家都担心过度的债务水平会导致一场房地产领域的重大危机,但是现在,这危机至少已经被推后了若干天。

  巴克莱资本显然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指出,市场情绪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乐观主义弥漫在空气当中”。除了对更高的股价感觉良好之外,巴克莱对上个月好过预期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以及新的借贷刺激都感到乐观。

  不过,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微博]新政透明度的缺乏也让外间颇为头疼。上周末,中国央行警告称,债务正在迅速增加,信贷扩张令人瞩目,但是他们偏偏在这当口选择了非传统的货币政策。

  渣打银行[微博]在上周的一份研究报告当中指出,抵押借贷便利在技术层面说来其实就是量化宽松,尽管现在外间无法确知贷款是否已经发放,以及相应的抵押品为何。

  这种安排看上去可以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获得资金,而其用途则是城镇化开发和社会保障住房。渣打银行估计,这些新贷款的最终获益者很可能是各地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

  法兴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则认为,他们发现了抵押借贷便利的另外一个功能,即,它还可以帮助中国央行提供长期贷款成本指引,压低融资成本。

  在中国信贷规模已经创纪录的今年,这样一种措施推出的时间节点确实令人疑惑。渣打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总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250%。

  对此,一种解释是,中国央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提供流动性,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达到7.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另外一种解释则是,鉴于他们通过购买外汇来创造人民币的能力已经明显削弱,现在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手段来创造流动性。

  近期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力积累外汇储备了,多年以来,这种积累一直是他们国内货币供应膨胀,提供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刺激的基础。

  可是现在,情况似乎已经反转过来。法兴指出,在第二季度当中,尽管享受到更大的外贸盈余,外国投资也表现稳健,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幅度只有419亿美元,而第一季度还有1268亿美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发布的所有银行外汇数据,6月间出现了近一年来的首次下滑。这就意味着中国央行掌握的外汇资产在6月间要么是缩水了,要么是增长幅度微不足道。

  法兴指出,减轻干预力度的同时,中国央行对于其外汇储备令人吃惊的规模的担心并不会消失,而他们让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自由化的目标也不会改变。法兴的经济学家们还补充说,如果当前的货币干预出现永久性衰退,中国央行就需要拿出新的资金创造工具,因此,应运而生。

  不过,当前真正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央行现在之所以要贯彻这种准量化宽松政策,到底是不是因为资金正在流出中国。渣打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尽管外汇流入速度确实在减缓,但是现实情况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发现,目前企业正在自己的账户持有更多美元,而不是将其卖给银行。

  可是,如果外国资金不是流入速度减缓,而是干脆变成流出呢?联储的量化宽松即将走向尾声,这样一种可能性显然是谁都不能够忽视的。

  这就会让中国央行患上真正的经济头疼病了,他们将只有两个选项——一是继续坚持自己实质上钉紧美元的做法,收缩货币供应,一是让人民币贬值。

  可是,显而易见,让人民币贬值将意味着触发外汇流失的危险。

  更加要命的是,尽管很长时间当中,中国由于资本账户封闭而一直对资本流动免疫,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是那样了。他们近期的信贷狂欢已经吞下了相当数量的外国资金,根据一些人的估计,单单香港就处于1万2000亿美元大陆企业人民币套利交易的中心。

  如果我们遭遇到的是一种人民币面对如此压力的局面,那么量化宽松实质上只能让问题进一步恶化。无论怎样,看上去,中国债务派对结束的时间都已经不会很远了。(子衿)

文章关键词: 中国版量化宽松评论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公安部利用卫星在新疆发现非法越境通道
  • 体育西甲-梅西两球巴萨3-0 英超-曼联1-1
  • 娱乐61岁钟镇涛今日大婚 狂欢两日豪掷530万
  • 财经山西政商灰色朋友圈:培养富可敌国煤老板
  • 科技IDG熊晓鸽梦想:记者、投资与好玩项目
  • 博客李银河:看电影流眼泪被王小波嘲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职遭大面积零投档 降至180分无人报
  • 金岩石:政府万能论错在哪了
  • 熊熊:结构性货币政策正遭遇困境
  • 高善文:《大熊市可能结束》并非我意
  • 水皮:从“渡边太太”到“中国大妈”
  • 凯恩斯:创业板可能出现万亿市值股票
  • 沙黾农:民心思涨 新政需要牛市
  • 叶檀:农民不愿成市民原因何在?
  • 徐斌:八月信贷数据或致全面降准降息
  • 冉学东:放松限购限贷只是拉长了周期
  • 许一力:躲在冰桶挑战背后的商业秘密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