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如果是苹果将怎样解决债务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 15:44  新浪财经

  导读:美国财经网站MarketWatch于2011年8月2日刊登大卫-威德尔(David Weidner)文章《如果是苹果,将怎样解决债务危机?》,对美国债务危机进行评论。文章认为,美国不应总拿削减开支、减债说事,相反,美国应该积极将开支和借债用在刀刃上,化被动为主动,改变心理颓势,加大马力发展经济。

  “如果苹果公司深陷债务危机,他们会如何应对?首先,苹果公司会力减不必要的开支,随后承诺毫不吝惜地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然后找到值得花钱的点子,最后就是将实力证明给消费者看。目前,美国政府为民众证明了什么?民众又愿意为之付出多少? ”

  以下是评论文章全文:

  最近这二十年,我一直在报道华尔街和美国公司的资本情况。如果说我有何领悟,那么,我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公司——成长型和缩水型。

  不幸的是,美国政府已公然宣布属于第二种了。  

  苹果公司是典型的成长型企业,柯达公司则为缩水型的典范。一家企业成长与否其实与收支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时,企业所呈现的整体心理反应。成长型企业会遭遇挫折,但是他们懂得适时改变,懂得在时机成熟时,奋起反击。他们永远不会停止创新的脚步。

  至于那些不堪一击的企业,他们给人的表象是在不停创造固定利润,但是他们丧失了企业精神,他们墨守成规,缺乏远见。一遇到难题,他们会胆小如鼠,会早早投降。当然,他们也希望有巨额销售,希望有惊人成长,希望成为强者,但是结果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美国目前的状况更符合哪一种呢?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苹果公司深陷债务危机,他们会如何应对?首先,苹果公司会力减不必要的开支,随后承诺毫不吝惜地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然后找到值得花钱的点子,最后就是将实力证明给消费者看。目前,美国政府为民众证明了什么?民众又愿意为之付出多少?

  根本上而言,美国政府、决策者、官员和民众目前心态上都有挫败感。由于深陷债务危机,美国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这实在是个极为紧迫的问题。债务违约或者信用评级降低都会对美国的经济前景造成严重打击。

  目前,有两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兼顾措施,即在控制支出的同时,保证收入的增加(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税收来实现)。或者,我们直接减少巨额开支(如医疗、社保、军费)。这些极端的削减措施最终将平衡年度财政预算,这看上去是一种努力,实则为投降。因为这一努力预示着,即使商业活动增加,税收也不会上涨。

  同样,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反应,而不是亏损问题。我们来看看商界中的三个成功典范。

  在美国,苹果公司拥有庞大的现金储备。但是,这并非一蹴而就。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从英特尔的一位经理人那儿获得了第一笔启动资金来创办苹果公司。1997年,当乔布斯回归苹果时,苹果当时处于亏损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苹果公司已经濒临失败。随后,乔布斯从比尔-盖茨处借来1.5亿美元,对公司进行全方位调整。乔布斯将主要精力花在创意上,并杜绝无意义的项目。随后的故事,我们都已知道。

  1995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办了谷歌。谷歌第一笔商业资金来自Sun公司的一位创办人。随后,谷歌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风投资本。同样,谷歌现在拥有充裕的现金储备。

  事实上,借债和负债并非只在科技公司。1978年,约翰-马基(John Mackey)成立了Whole Foods,当时,他从亲友处借得4.5万美元。随后,一场大火烧掉了公司第一家商店(当时没有购买保险),约翰-马基不得不继续借钱。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是有机食品业巨头,并拥有大量现金储备量。

  正如以上事例,支出是好事,借债是好上加好,可惜这两件事美国政府都没有做。如果把美国经济视为偌大的商业体系,那么美国就不应该削减开支。(译轩/编译)

  (本文作者为MarketWatch专栏作家,主要撰写华尔街金融报道。 )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