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阻碍复苏的五大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 04:13  新浪财经

  【SmartMoney纽约1月6日讯】新的一年开始了,许多经济学家却发出悲观的论调,尤其是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经济学家们。在上周末举行的年会上,该学会许多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未来十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不足2%。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是相当令人失望的。二战以来,任何急剧滑坡都会迎来强劲复苏。晨星公司经济研究部门副主管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表示,按照战后一贯的模式,在经历过去两年如此严重的衰退之后,经济增长应该达到6%以上才算合理。但是这次衰退不可能迎来众多经济学家所期待的V型反转,约翰逊如是说。

  持同样观点的不乏其人。标准普尔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怀斯(David Wyss)表示:“我很不愿意说这次与以往不同,但我想有可能真的会不同。”怀斯认为,现在无论家庭还是国家层面均债台高筑,贸易赤字如此严重,回归到战后那种强劲增长模式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如果这次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经济学家们表示,最近的滑坡与一些短期因素有关,而经济内在结构的一些长期变化则将导致十年的低增长。下面是导致未来十年增长预期偏低的五大因素:

  商业地产

  联储已经提到商业地产可能影响近期的经济复苏。First American Funds首席经济学家基思·亨布里(Keith Hembre)认为,商业地产板块的滑坡将会对2009年第四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乃至更往后的GDP增长产生严重拖累,因为建筑活动会持续收缩,而贷款商被迫做出进一步的减记。

  不过,由于商业地产的贷款基本上是由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提供的,因此商业地产的问题不会像住宅房地产危机那样带来系统性威胁,约翰逊如是说。他认为,中小银行的倒闭不会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健康。LPL Financial经济学家约翰·卡纳里(John Canally)也认为,商业地产是一个典型的滞后指标,因此该板块的持续低迷不会破坏复苏的进程。

  企业支出

  怀斯认为,企业获取信贷的能力进而追加新投资的能力将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抑制。他表示,在政府如此大手笔借钱为救援和经济刺激提供融资的时候,私人部门能够获得的资本就更少了。他说,企业在雇佣新人方面可能会继续保持谨慎,这并不必然会导致二次衰退,但有可能为某种依然“容易再次受到冲击”的“缓慢复苏”埋下伏笔。

  人口老龄化

  约翰逊表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意味着劳动大军的增长速度要低于战后大部分时期的水平。年轻的劳动大军通常比年老的劳动大军生产效率更低。随着“婴儿潮”一代慢慢老去,那些处于消费高峰年纪(大约50岁)的人数将会开始下降。不过,卡纳里认为,“婴儿潮”一代似乎有可能会出于需要或偏好而推迟退休,而且即便退休之后可能也不会大幅削减开支。

  人口老龄化所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婴儿潮”一代退休的未来十年。怀斯说:“长期来看,我们所担心的是将来老人可能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的公共资金,损害的将是教育和年轻人。”他认为,等到下一代,教育资金的不足将会导致“我们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我们所培养的劳动力之间衔接不上”。

  生产率增长放缓

  既然劳动人群的增长缓慢,那么经济增长将不得不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亨布里如是说。他表示,增税和强化监管将会遏制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过去15年中,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效率提升,但未来15年我们不可能再看到同样的贸易增长,亨布里如是说。

  怀斯表示,突破性的科技进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这是很难预测的。不过,创新通常来自于规模更小的、更愿意承担风险的企业,然而这些中小企业现在在获取信贷方面非常困难。

  消费习惯转变

  如果美国消费的支出习惯因为这场衰退发生永久性改变,低增长将会持续一代人的时间。不过,对美国购物者新出现的节约倾向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忧,Fact & Opinion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布鲁斯卡(Robert Brusca)这样认为。他说:“我不相信人们在这个经济童话中得到了应有的教训。人们有房子,有工作,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将会试图回到过去。”

  (本文作者:Sarah Morgan)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