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萨缪尔森:政府阻止了一场萧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6日 04:2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知名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Robert Samuelson)10月5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时转述奥巴马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的观点,称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美国距离第二次大萧条只有一步之遥,可谓九死一生,是政府的有力举措让经济避开了一次萧条。

  以下是该评论文章原文:

  我们当初距离第二次“大萧条”有多近?单是这个问题就可造就一大批新的著作、研究课题和研讨会。但是奥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已经有了答案:一步之遥。她的结论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因为罗默在之前的学术生涯中是一名研究“大萧条”的学者。

  “萧条”是一个专门术语,它不仅仅是一个严峻的经济滑坡过程。萧条与严重衰退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令人手足失措的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如此强烈,导致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均全线溃退、陷入恐慌。他们囤积现金,不顾一切地削减支出。他们卖出股票和其他资产。信心的流失如河流决堤,它所刺激起的行为压倒性地战胜市场的自我修正机制(利率降低、库存下降、物价下降),而通常这种自我修正机制能够防止一场衰退演变成深度的、持续的衰退:萧条。

  通过对比1929年和2007-2009年,罗默发现这次刚开始的时候信心受到的打击远远超过1929年。的确,从1929年9月到12月,股市下跌了三分之一,但当时持有股票的美国人远不如现在这么多。而且,当时房价几乎没有下跌。从1928年12月到1929年12月,总体住房的价值仅下降了3%。但相比之下,在2007年12月到2008年12月间,房地产缩水17%,是当时的5倍多。这次股票和房地产均遭受了更大的损失,而且持有这些资产的人也更多。

  经济遭受如此重创,按理说应该进入自由落体并陷入萧条。的确,美国经济确实进入了自由落体运动。9月中旬,在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年之际,许多人作出评论,认为即便当初拯救这家投资银行,也不能避免这场危机。确实。但是允许雷曼倒闭几乎确定无疑地令危机恶化。雷曼的破产制造了更多的未知因素——比如哪些公司将会获得救援、“有毒”证券价值几何等等——将普通的焦虑转换成极端恐惧,并引发恐慌情绪。

  随着信贷市场冻结,股市一泻千里。到去年年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从雷曼兄弟倒闭之前的水平暴跌了23%,比一年前则缩水34%。金融恐慌毒害了大众心理。2008年9月,经济咨商局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1.4。到2月份,信心指数暴跌至25.3。消费者纷纷放弃购买汽车、家电和其他高价产品。2008年第三季度,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按年率下降了12%,第四季度降幅扩大为20%。尽管略有滞后,企业也开始削减投资项目,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支出下滑20%,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39%。

  罗默辩解道,这些巨幅下挫并未导致萧条,主要是因为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抵消了这些力量。产品、服务、劳动力和证券的私人市场的确有自我修正的功能,但在对未知的极端恐惧之下,恐慌情绪会不断强化自身并让这些企稳的倾向没有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才能保护整个经济,因为大部分个人和企业都在纷纷采取自保措施,而这种自保行为恰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是因为政府未能扮演这一角色,才使得衰退演变成了萧条。1933年3月5日,当新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将所有银行关闭的那一刻,这一局面才得到扭转。许多银行遭受到恐慌的储蓄者的疯狂挤兑,已经提前关闭了。然而当3月中旬银行重新开张的时候,美国人又将大部分的钱重新存进了银行。这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令人安心(“将你们的钱存进重新开张的银行比放在床垫下面更加安全”)。罗斯福的承诺之所以可信,是因为联储已经获得授权,向所有重新开张的银行提供与其存款等量的货币。

  过去的一年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学者们将会争论哪种干预措施收效最为显著——是联储对失效的信贷体系的支撑、“问题资产救援计划”、还是奥巴马的“刺激”计划和银行“压力测试”?不论怎样,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却是一个,那就是让人们放心:自由落体可以被阻止,并进而控制住了强化自由落体运动的恐惧情绪。经济中的复苏机制要起作用,首先必须要恢复信心。这一点似乎已经做到。上个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反弹至53.1。住房价格已经停止了下跌,根据凯斯-希勒房价指数,房价已经连续3个月上涨。

  但是信心尽管有所提升,却仍谈不上乐观,只不过已经不再是恐怖。消费者信心指数依旧疲软。失业率(9.8%)是无底的深渊,复苏的力度仍是未知数。这一点从20世纪30年代也可找到相似之处。尽管1933年经济已经触底,但“萧条”真正结束是在二战以后。当时政府并未给复苏提供保障,有些政策有帮助,而有些则有害。就今天来讲,好消息只是坏消息并未变得更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