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鲁比尼:G20成员国分歧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 01:37  新浪财经

  导语:24日“末日博士”鲁里埃尔·鲁比尼在《福布斯》发表评论文章称,G20成员国在货币政策退出机制启动的时机和力度、巩固财政状况的路径、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力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巨大分歧。

  G20采取的政策举措遏制了经济的自由落体运动。自从4月份上次G20峰会召开以来,经济前景已大为改善,然而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大家面临的挑战却依然艰巨。随着各国开始谋划自己的退出策略,未来一个时期将面临着出现政策失误的风险。G20峰会已经在匹兹堡拉开帷幕,各国在货币政策退出机制启动的时机和力度、巩固财政状况的路径、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力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巨大分歧。

  金融监管将继续成为各国领导人争论的焦点。似乎最有可能提出新的资本要求,最近的G20财长和行长会议支持这样的决定。不过会议并未就欧盟所倡导的薪酬改革达成一致。

  所有G20成员国均承诺继续保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确保实现稳定的复苏。这意味着各国及其央行可能会以不同的步伐启动退出机制。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移除部分过剩的货币供给(最显著的可能是以色列和中国),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和2010年相继采取加息或其他措施。国家债务的创纪录增长将会迫使一些国家在不太远的将来巩固财政,尽管增税将会弱化私人部门需求的复苏。

  尽管G20领导人可能会重申对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支持,但在贸易依然疲软的情况下,近期内不可能会有拆除贸易壁垒的实际行动。一些国家,比如加拿大,已经单方面地撤消了一些行业的贸易壁垒,以便刺激国内投资,但总体而言,贸易活动的趋缓将会增加设置贸易壁垒的刺激因素。事实上,贸易争端正在升温,尤其是中美之间。尽管由于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性,这些争端可能不会扩大和升级,但在贸易方面采取行动似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主要的目的是想削弱全球的不均衡并推进一些结构性的变革,提升中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国内需求。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失衡状态已经大为改善,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在2009年第二季度已经降至980亿美元,不过这种缩减态势是否可以持续还需拭目以待。中国和其他出口导向型国家的财政刺激支撑了国内消费,然而在这些国家里消费仍非主要的增长动力。事实上,中国的消费在2009年和2010年仍可能继续落后于总体增长。许多经济学家担心这场危机和金融动荡可能会强化新兴市场国家囤积外汇以自保的倾向,从而加剧失衡状态。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就全球储蓄与投资的比率对于金融稳定的作用问题上依旧争论不休。

  即便全球失衡是一个问题,G20峰会是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场所仍不明确。也许由于包含的国家过多过杂,难以有效地解决失衡和可持续需求等问题。美国和中国均认可美国需要加强储蓄、中国需要加强消费,但他们在这一转变的时机和方式上意见不一。

  G20领导人可能会避免提出针对某一货币的意见,尤其是美元。大家不太可能达成一个新的支持美元的广场协议。然而中俄等最有发言权的美国债权人可能会相当低调地提出新的储备资产和要求美国巩固财政。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使用是一个步骤。然而就目前而言,所有可行的美元替代品都缺乏流动性,有些则同时缺乏可转换性。中日一直在继续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务,因为担心自己的货币升值。但如果美国迟迟拖延财政上的整合,这些债权人可能不会再愿意提供融资。

  尽管所有大国都在采取不同的举措推广可再生能源,但对于减排的时间表和力度却仍存在分歧。大部分G20领导人本周都参加了联合国的气候峰会,尽管各国对长期减排目标没有异议,而对他国在中短期内作出牺牲的诚意和能力却表示怀疑。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