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给了奥巴马前所未有的机会

  奥巴马充分利用了众多选民对经济危机的恐慌,推出全民医疗保险等福利项目。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将会给美国纳税人背上10万亿美元的债务。短期之内,政府的投入多多少少能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长期来看,在政府巨额赤字、负债之下,美国经济必遭到重创。

  袁晓明

  奥巴马办公室主任曼牛说过一句名言:“不要浪费一个严重的危机,因为危机让你可以做以前根本不能做的事情。”

  这句话说出了奥巴马的执政最高方针,即不能浪费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机会。上任140多天来,奥巴马做了他的民主党同党们从前不能做的事,比如,国有化了通用汽车公司,下一步花旗银行也在国有化计划之中,接着,面临破产的《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也在向白宫乞讨。更重大的一步,奥巴马要国有化美国的医疗保险系统。如此强大的国有化势头,在美国,那可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历史上最自由派的民主党人总统,奥巴马没有辜负自由派人的期望,他在4个多月的执政中就有了对自由派民主党的前辈罗斯福、约翰逊极大的超越,罗斯福、约翰逊分别都利用了当时美国面临的危机,扩大政府的权力。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国父们是地地道道的自由派,而罗斯福、约翰逊、奥巴马所推行的政策,却与国父们的理念完全对立。

  严格地讲,美国国父们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他们相信人应有三种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言论和宗教自由。美国的国父们相信,自由就意味着限制政府权力,保证更多个人的权利和行为,为了保证这样的个人权利,他们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但是,美国古典自由主义在上一个世纪经历了重大变革,逐步演变成美国现代自由主义。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罗斯福总统对自由主义做出重大变革。罗斯福认为,人如果没满足生活的需要,也实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因此,如果要给予公民真正的自由,政府应该保证公民物质生活的需要,保证公民有工作机会、医疗条件、退休生活。因此,罗斯福大大扩充了政府的职能,建立了一系列的福利项目以及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成了美国大政府的始祖,他的“新政”就是大政府的产物,这都远远超过了美国国父们限制政府权力的设计。罗斯福能够实现那样的新政,比如,建立起提供退休金的社会安全系统,还有著名的政府贷款银行房地美(Fannie Mae),正是因为大萧条那样的危机,当时多数选民在危机面前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安全、福利项目上,从而开始了美国人对政府的依赖,由此,罗斯福也为民主党搞定了一大竞选的票仓。

  约翰逊是另一个充分利用危机的民主党总统,他在六十年代中期推出了“伟大社会”的梦想,要通过政府的福利项目向贫穷作战。由于约翰逊把“伟大梦想”与民权运动联系起来, “伟大梦想”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而“伟大社会”成了民权运动重要组成部分,向贫穷作战也是解决种族矛盾主要的措施之一。在种族矛盾冲突最激烈时,出现了暴力冲突,马丁·路德·金领导了和平方式的民权运动,避免了流血冲突,为美国实现种族平等做出了最大贡献。很明显,约翰逊继承了罗斯福理念,即政府要去解决贫穷问题,尤其是黑人的贫穷,单单有了平等的权利并非是民权运动的全部,缩小财富上的差距也是民权运动的重要目标。约翰逊以他“伟大社会”的福利项目又增加了民主党的票仓,尤其是牢牢掌握了90%的黑人选票。

  没错,福利项目可以增加穷人的财富,但并不能帮助穷人走出贫穷,反而让更多的人依赖政府,难以成为财富的创造者,为了支持向贫穷作战的“伟大梦想”,美国政府共花费了7亿美元,但政府并没有打败贫穷,因为打败贫穷,需要为穷人创造致富机会,让穷人在平等的机会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贫穷。

  七十年代初,多数美国选民认识到了民主党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的失败,把里根送进了白宫,里根推行供应学派的小政府经济政策,大力减税,开始改革政府的福利体制。九十年代,克林顿虽为民主党人总统,但在共和党领导的国会压力之下,两党合作成功地改革了福利体制。

  美国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给了奥巴马实现民主党多年愿望的机会,奥巴马充分利用了众多选民对经济危机的恐慌,推出全民医疗保险等福利项目。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将会给美国纳税人背上10万亿美元的债务。短期之内,政府投入的几万亿美元多多少少能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长期来看,政府巨额赤字、负债之下,美国经济必遭到重创。

  据最新的民意调查,一半以上的选民已对奥巴马的巨额赤字开支感到非常不安,他们不愿意让奥巴马以拯救经济危机为借口开出任意填写的支票。美国著名的政治分析家莫瑞斯就说,奥巴马的高民意支持不会长久,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选民就可能把国会的领导权交给共和党,通过共和党去平衡和制约奥巴马政府的大政府经济政策。更多的选民会认识到,经济危机带来艰难,但政府利用经济危机加大政府的权力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更多的选民会以选票去限制政府的权力,这也是造就美国两党执政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管理咨询顾问,专栏作者,现居美国达拉斯市)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