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财经日报:美式赤字的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03:02  第一财经日报

  美国正在不断刷新着各种纪录。日前,白宫预算办再次调高了200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预期。根据最新预计,2009财年美国总预算近4万亿美元,赤字1.841万亿美元,占GDP的12.9%,调整后的赤字比2月份的预估增加了890亿美元。2010财年的总预算为3.59万亿美元,赤字1.258万亿美元,预计将占到GDP的8.5%。

  12.9%的赤字率远远高于此前IMF给出的9.8%的预测。为了使经济尽快摆脱衰退恢复增长,奥巴马政府不断加大救市力度、推出刺激经济的相关措施,政府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在所难免。尽管部分激进的评论人士将美国赤字比喻为全世界的毒品,认为正是过度的贸易和财政赤字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但多数经济学家都支持通过财政刺激手段来挽救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不过他们也对财政赤字攀升感到忧虑,并指出经济衰退本身也会推高赤字水平。

  虽然目前不少观察者认为美国不会重演大萧条以及陷入日本式流动性陷阱的局面,但对复苏的过程,基本上都非常谨慎,认为经济的复苏将会是一个缓慢而虚弱的过程。IMF最新给出的预测认为,2009年美国经济将收缩2.8%。另有预测者指出,美国经济有望在2010年实现微弱复苏,最早在2012年才能恢复至2.5%的长期潜在增长水平。

  在经济增长停滞、消费不足之时,政府通过赤字加大投入,是拉动增长之举。但是,财政赤字累积过高,子孙后代也将因此背负沉重负担,其危害显而易见。若要减少财政赤字、实现预算平衡,奥巴马政府的选择实在非常有限。税收自然难以增加,新增的债务主要是用于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培育税源。美国国债借款咨询委员会也警告,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将有14%左右的下降。加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信用扩展和“寅吃卯粮”的国家,多年来财政本来就没有结余,因此也谈不上动用储备平衡预算。

  至于加大国债发行力度,眼下世界多数国家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各国政府的借款需求正在不断上升,美国面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美国国债年均发行量为5000亿~6000亿美元,这些债务的发行已经非常困难。作为美国主要债主之一的中国,已经多次对美国的财政状况表示了担忧,如果美国试图大幅增加发债额度,预计买家将很难寻觅。

  根据白宫预算办的乐观估计,2010年到201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到7.1万亿美元,而且年均财政赤字将高于5000亿美元。由于一国政府长期的债务负担除了受到财政赤字的影响,亦与债务利息支出、经济增长以及通胀水平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者对美国财政赤字及债务的持续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在低增长及低通胀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很难完成在本轮任期结束时把赤字减至5330亿美元的承诺。而一国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水平,唯一能打破上述“低增长-高负债”恶性循环的方法便是适当提高通胀水平。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通过高通胀的途径把美国债务负担控制在被认可的水平可能是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在高财政赤字的情况下,提高通货膨胀水平并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伴随财政赤字的通常是货币环境的放松,这也加大了未来出现通胀的可能性。

  美联储已经在实行数量型放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加基础货币,同时,也开始着手购买国债直接为财政赤字融资,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联将被“量化宽松”放大。美联储还通过直接向私人借款者提供信用而制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联储购买超过1万亿美元私人证券的手笔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导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暴增至7000亿美元。当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银行庞大的超额准备金会导致货币和信用的爆炸式膨胀,也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的形成。

  当然,这样的政策风险很高。过度的货币放松可使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或恶性通胀,由此而来的高国债收益率非但不能解决债务问题,而且可能导致美元储备地位的下降。而且,一旦形成高通胀预期,将会导致国债利率上升,会大大削弱上述措施的效果。事实上,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升至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触及3.17%的较高水准,这表明投资者对政府债务的不信任加剧,并开始索取更高的回报。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也承认,如果赤字问题处理不慎,有使美国经济“从危机转变为灾难”的可能。既要提高通胀率以刺激经济复苏、减轻赤字压力,又不能引发恶性通胀,难度极高,但这可能是美国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的唯一出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