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4/7 Wall St:绝望与新经济展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 03:32  新浪财经

  导语:5日24/7 Wall St发表评论文章称,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将从此一蹶不振,自然失业率永远不会回到5.5%的水平,这种悲观论调是错误的。作者认为美国劳动力成本会降下来,而且有可能出现能够容纳大量就业的新行业,比如替代能源或生物科技等。

  不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永久性地失去了弹性和活力。他们相信,在他们记忆当中美国首次无法在一次严重的经济灾难之后重整旗鼓,这个国家的商业基础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创造力或者弹性来恢复到两年前的状态。

  彭博社最近报道,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Phelps)称衰退带来的冲击意味着美国的自然失业率将“显著升高”,“以前是5.5%,以后可能达到6.5%,甚至7%。”有大量权威专家都赞同菲尔普斯的观点。

  菲尔普斯的观点显然是对美国未来最悲观的前瞻,如果他的看法正确的话,工业、金融业和零售业过去3个季度所失去的工作岗位将在多年后都无法恢复。这种对美国经济的灰暗描绘给出了一个假定,即美国商业界不可能再建立一个新的庞大产业,就像20世纪70年代众多优秀的科技公司横空出世那样。当时有微软(MSFT)、英特尔(I.TC)和思科(CSCO),20年后又有谷歌(GOOG)和二次复兴的苹果(AAPL)。

  这种认为失业率将会不低于7%、整个经济看不到未来的观点可能出于极度的悲观主义,这种悲观已经占据了很多分析师的头脑,因为他们亲眼目睹商业界花30年创造出来的东西正在分崩离析。他们的预测之所以可能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预测是出于绝望而不是逻辑,就像5年前流行的永久繁荣论调出自于由房地产市场的巨大通胀、史无前例的杠杆和股票市场的泡沫所带来的狂热一样。

  如果菲尔普斯和他的同事是正确的,那么美国政府目前所采取的所有措施和计划都将归于失败。或者说得好听一点,这些计划只能够在短期内创造就业。一旦政府在财力上捉襟见肘,或者选民转而反对支出项目所带来的赤字,那么联邦干预所导致的就业回升就会消失。政府力图保住300-350万就业的计划一直受到很大争议,这一计划就像一座做工精致的脚手架,其地基却搭建在石灰岩上。

  那种认为即便美国人口已经不再快速增长、这个国家创造就业的能力已经耗尽的观点必然导致一个推论,即任何形式的大规模创新和工业活动的加速都将发生在国外。这个地方或这些地方已经被确定为印度、中国和南亚、拉美其他有活力的经济体。他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有更便宜的劳动力。但是廉价的劳动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已经创造出一个中产阶级,印度也是如此。这些中产阶级的成员将会在未来的年月里期待越来越高的薪酬。

  现在美国也有一个廉价劳动力阶级,但这个国家不愿意去面对。如果面对现实的话,这个国家必须告诉自己,数百万领取高时薪、终身福利和退休金的制造业工作未来将不会是美国经济的一部分。这是真的。如果美国保留像UAW这样的工会为其成员争取高福利的传统,美国的制造业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那种认为美国的自然失业率永远不会回到5.5%的理论是错误的。其之所以错误的原因在于,美国人创造新的大规模行业的想象力仍未失去。其之所以错误还在于美国的新经济将容纳大量的制造业工作,目前支付的薪资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说美国因为劳动力的固定成本过高所以制造业不可能繁荣是很容易的。但这次衰退已经打破了高成本劳动力的禁锢。制造业可以、也将会回到美国。美国工人将会在生产线上工作,他们将会得到雇佣,但生活水准将会下降。否则的话他们是得不到工作的。

  关于美国下一波大规模就业将会来自于哪里,众说纷纭。有可能是替代能源行业。120年前,没有人会认为石油工业会成为美国最大的雇主之一。生物科技行业可能会成长到数年前制药行业的规模。再或者,下一个创造就业的巨大机遇可能会像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革命那样横空出世、不可逆料。

  美国经济确实疲惫了,但还没有完蛋。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