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似曾相识情绪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 20:40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弗吉尼亚5月5日讯】“我曾经经历过很多的熊市,但是我仍然不得不承认,在极为可怕的下跌出现之后,市场的情绪还能有如此迅速的转变,这我还是首次领教。”

  周一收盘之后,Dow Theory Letters的编辑罗素(Richard Russell)写下了上面这番话。在周一的交易日当中,市场再度上演了令人难忘的行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涨214点。

  罗素显然是对信心的迅速提升感到忧虑,那么,这种忧虑究竟是先见之明还是杞人忧天呢?

  其实,早在上周,我就已经在试图寻找着个问题的答案了。当时,我将一些重要的情绪指标3月9日以来的表现和它们在历史上那些真正的牛市的最初阶段的表现进行了比较。

  不过,正如一些读者已经在来信和评论当中所指出的,我当时的分析还说不上完整。事实上,我还应该研究一下这些指标在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熊市中期反弹期间又是怎样的表现。假如我不能确定地找出情绪面因素在中期反弹发生时和牛市开始时表现的差异,我就没有资格对过去几周所发生的事情指手画脚。

  今天,我就是要弥补这一缺憾。

  结果,我的发现为我上周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我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市场当前涨势,究其根本,它成为一场熊市中期反弹的可能性要明显超过成为真正牛市开端的可能性。

  毋庸赘言,要进行这样的分析,近期的历史数据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是极为有限的,因为3月9日至今,股市的涨势已经超过了20%,而在时间上和现在较为接近的那些熊市当中,很少有中期反弹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

  事实上,根据InvesTech Market Analyst编辑史塔克(James Stack)的研究,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参照,1940年以来,市场只有两次做到了这一点。第一次是2001年9月21日至2002年1月4日的反弹,而第二次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发生在去年11月20日至今年1月6日期间。

  至少从三大重要情绪指标当中的两者看来,市场在那两次反弹期间的情绪表现是和真正的牛市开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我们不妨来看看赫伯特股票投资通讯情绪指数(HSNSI)的具体情况。这一指标是根据《赫伯特金融摘要》所追踪的短期股市随势操作投资通讯推荐的投资充分程度编制而成的。在第一次熊市反弹发生之后,HSNSI的读数跃升了85.8个百分点,而在第二次之后,指数也有62.4个百分点的进展。

  相比之下,在过去所有牛市的前八周当中,这一指标平均而言只有29.3的涨幅。

  显而易见,在熊市反弹发生时,投资通讯编辑们更容易变得振奋和激动起来,要比真正的牛市到来时更加振奋,更加激动。

  在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们就可以仔细观察一下HSNSI自今年3月9日市场低点至今的表现了。那时以来,指数的读数已经上扬了53.8个百分点,可以说从情绪面因素的表现看来,当前的市场涨势显然是更像熊市的中期反弹。

  美国散户投资者协会每周发布的调查数据其实也在讲述着类似的故事。协会在自己的网站对访客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对股市的立场是看涨、看空还是中立。为了提炼出一个单一的读数,我采用了一些其他研究人员常用的方法,即将那些看涨者的人数和全部受调查者的人数进行比较,确立一个比例。

  结果我发现,在2001年年底至2002年年初的这一次熊市反弹当中,这一比例增长了26.6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反弹中,这一比例增长了28.2个百分点。平均而言,在牛市的最初八周当中,这一比例的增幅只有9.8个百分点,只相当于那两次熊市反弹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么,3月9日至今,这一指标又有怎样的发展变化呢?我们可以看到,它增长了24.1之多,已经和过去两次熊市中期反弹的情形非常相似了,而远远超过了牛市开始时的正常涨幅。

  当然,有一点必须澄清,就是无论前面的比较多么有说服力,我们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3月9日开始的涨势就肯定是一场熊市的中期反弹。毕竟我们能够获得的参考数据太少了,这一分析要真正得出结论,必须还要有更多的数据支持才行。

  不过即便如此,我至少可以说,假如我们仅仅从市场情绪的变化情况着眼,则3月9日开始的涨势实在是和之前的熊市反弹太相似了。

  (本文作者:Mark Hulbert)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