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王宸
关于美国银行压力测试的猜测日渐增多,美国财政部当局、美国白宫和美联储等相关官员近来纷纷向市场透漏了一些信息,其中,莫过于4月底完成银行压力测试、5月择机宣布部分结果最吸引市场注意力了。那么,美国当局大张旗鼓地搞银行压力测试,这种类似于“银行大演习”的活动到底有什么企图,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针对什么呢?目前已有高盛等银行宣布尽快偿还美国财政部的救助贷款,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会如何反映这些银行控股集团的经营状态呢?银行压力测试的悬疑到底是什么呢?
冠冕堂皇的压力测试
据相关信息显示,美国政府之所以要针对19家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首先在于确定哪些银行还会需要政府救助,而继续需要政府救助的银行毫无疑问是受其不良资产的拖累;其次,美国已经放宽了市值计价会计准则,也就是说银行不良资产的估值水平已经随放宽会计准则回升,那么仍然需要救助的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就更严重,政府救助的条件可能会是进一步促使这些银行加快剥离不良资产的进度;第三,压力测试的结果将有助于增加信息透明度,帮助投资者转变看法和重建信心;当然,如何公布压力测试的结果,无论是关于银行什么样的资产部分,都将是一个“系统而有序”的披露过程。
巧取豪夺的压力测试
实际上,从私人银行或部分市场投资者的角度看,美国当局的压力测试未免没有“巧取豪夺”的寓意。也就是说,银行压力测试无论是针对银行的总体健康状况,还是针对银行是否继续接受政府救助,其目标当然是直接针对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系统有序地公布压力测试结果,无论是加快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进度,抑或有针对性地增加救助资金,其实质结果都是对银行资产的重新评估。这种评估虽然有放宽会计准则的有利条件,而且很可能并不涉及具体的估值水平,但毫无疑问首先将评价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可能加快金融系统清理不良资产的速度,甚至更有可能将不良资产圈定出来,已为未来的公私基金确定经营范围。
对于美国银行资产来说,除去抵押贷款证券这些相关资产,已经被美联储明确地界定在重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范畴,银行还持有大量的优质债券并抵押在美联储,这些优质债券则包括公司债、金融债、机构债等相关债券。危机之前这些优质债券很可能比国债更具吸引力,价格也更高,但危机冲击之下这些债券已经大幅贬值,至少用以抵押获取国债贷款就已经大大缩水了。压力测试则可能包括这些债券的最终去向,因为放宽会计准则并不太可能迅速使这些债券恢复估值水平。那么要么银行选择赎回,要么就只能卖断,而美联储和财政部以及公私基金将是最大的卖家。所以,银行压力测试实质上具有强取豪夺地推动银行资产清理整顿的作用,这必然将引致市场新一轮的动荡,当然也可能是一场大餐。
银行资产的清理整顿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最高曾达2.3万余亿美元,这些贷款和注资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金融机构用抵押品获得的,至少在启动紧急贷款工具之初金融机构更愿意抵押其一些资产,由于这些抵押品要求严格且多是优质资产,因此银行压力测试不可能直接将这些优质资产评估定价,而是在促进处理不良资产的情况下,银行迫于压力不得不脱手部分优质资产,而这正是美联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有利时机。那么银行的次优资产或不良资产会是什么情况呢?显然这些资产可能在劫难逃,至少在目前全无套现机会的形势下,将进一步增加其贬值折价的幅度。市场动荡将可能由此重生,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和投资者的重新甄别,也会加剧这个动荡过程,但其最有意义的后果就是不良资产将被彻底地剥离出去和市场化,危机的包袱也将最大程度地消化降低。从这个角度看,银行国有化无疑将是一笔很大的亏损或负担,至少银行不良资产的拖累无可回避,而且市场很可能更倾向于完全由国家或纳税人来承担不良资产剥离计划,而压力测试这场大演习的目的就在于选择非国有化的最佳途径。
危机演变至目前的形势,对于不良资产来说已经几乎冻结了,或者说不良资产要么被剥离,要么将永远套住金融机构直至其复苏,实际上复苏的可能性并不大,被刺激性地剥离是不得不面临的最后结局。但众多次优资产、优质资产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特别是美国规模庞大的公司债市场,这些资产则很可能在市场动荡当中重生或涅 ,有些企业会在刺激计划和经济复苏中很快恢复活力,而有些企业可能永远地消失,这样最大的变数可能将聚集于公司债市场,这些将使整个债券市场尖锐触底之后重回复苏的轨道。也就是说,银行压力测试必然促使银行清理整顿资产,而银行清理资产的过程中可能不得不套现次优资产和优质资产,“健康的”或提早摆脱困境的高盛等银行则可能会成为新的救助者和抄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