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有关花旗的误解与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21:21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3月11日讯】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又在重弹他那重复了多次的老调了:事实上,这家银行自身并不存在任何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它的价值被人们低估了。

  “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我们的资本基础,然而,当前的股价和公众对我们公司及其财务状况的解读却没能受到相应的影响。这让我和你们一样,不能不深感失望。”潘伟迪在周一发给雇员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我并不相信当前这一切已经正确地反映了花旗的实力,反映了我们新近得到强化的资本基础,反映了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独特优势。”

  在潘伟迪看来,花旗(C)每股只略高于1美元的股价其实是投资者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他们低估了花旗走出衰退的能力。潘伟迪宣称,花旗2009年迄今为止都是赚钱的,但是在这时,人们就不能不想到联邦政府对花旗的援助——花旗股东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股权被严重稀释。

  根据几天之前宣布的最新援助方案,花旗最高可能有三分之一的股权落入联邦政府之手。

  花旗的现实情况是如此糟糕,以至于美国银行(BAC)的首席执行官刘易斯(Ken Lewis)不得不明确表态,将自己的银行和花旗划清界线。刘易斯表示,美国银行并不需要联邦政府更多的投入。他甚至表示,美国银行因为收购美林而从联邦政府那里得到了200亿美元的帮助,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因为它影响了人们对美银的信心。

  刘易斯还专门补充道,美国银行在去年赚了40亿美元。这一点显然让花旗相形见绌了,后者去年亏了320亿美元。

  当然,两家银行的处境都不值得羡慕。潘伟迪尽管一再宣称花旗没有问题,但是他一只手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另外一只手却在从联邦政府那里接受援助款项。美国银行在美林问题上的失误也在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潘伟迪或许是看到了某种“广泛的误解”,但是花旗股票的持有者们看到的却是冰冷的现实。

  (本文作者:David Weidner)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