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财:世界经济的执迷不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03:11  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政策最终还是在延续导致全球危机的经济失衡的做法,那么下一次危机将不可避免,甚至更加严重

  史蒂芬·罗奇  (翻译/丛玫)

  遭受危机蹂躏的当今世界似乎没有任何情绪来考虑努力重建全球经济平衡,目前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再现刚刚破灭的泡沫繁荣。华盛顿希望通过信贷再次流动来帮助美国消费者度过债务危机;而全世界的出口国,特别是亚洲国家,还在寄希望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带动外部需求再现生机。

  这其实是一剂毒药。并不是说目前正在制定的强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暂时缓解世界经济的病症,而是如果这些政策最终还是在延续最初导致全球危机的经济失衡的做法,那么下一次危机将不可避免,甚至更加严重。

  为了避免被指责在耸人听闻,请让我回放一下10年前的历史。那时候,亚洲金融危机被普遍视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危机从亚洲蔓延到俄罗斯、巴西,并最终影响了一家美国大型对冲基金,随后这场风暴被称为第一次现代全球化的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当时也被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失灵”所震惊。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类似高级别的形容词似乎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也出现过,而最终被描述为一场小型风暴,对应目前的大型海啸已是相形见绌。问题的重点是:接二连三的危机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直到不平衡的世界正视其长期失衡的问题。尽管很难相信还有什么能比今天的情况更糟,但我可以向你保证,1998年底时人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为遏止亚洲金融危机的政策很可能就埋下了目前这场危机的种子。当时,美国政府竭尽所能以确保危机不会传染到实体经济,美联储在1998年末的三次紧急降息产生了魔法般的效应,让美国消费者没有了后顾之忧,个人消费占实际GDP的份额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67%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创纪录的72%。美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解药就是现代历史中最大的消费狂欢。

  焦头烂额的亚洲对此求之不得,美国消费者的购买热潮对亚洲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露,加强了亚洲坚持出口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信念。亚洲发展中国家迅速对这一模式加码,推动其出口占GDP的份额从1997~1998年的36%上升到2007年的47%。

  不仅如此,日益一体化的亚洲经济体也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而且世界各地的大宗商品生产者,特别是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甚至巴西,都严重依赖资源密集、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

  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后,不平衡成为了普遍规律,而不是例外。正如处于需求方的美国沉浸在不屑一顾中,类似的自满情绪也出现在供应方。美国消费狂欢的真相是,创纪录的债务负担、零储蓄率,以及资产市场(股票及房地产)和信贷的多种泡沫。亚洲出口繁荣的真相是,不断增长的经常账户盈余,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巨大泡沫。失衡的问题改天再说,当时的要务都是危机后的补救措施。

  这也正是目前的心态。基于危机后的补救原则,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框架围绕的是投资基础设施、替代能源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战略。但是,华盛顿这些举措的潜在意味却颇为短视,主要集中于紧急启动个人消费。为此,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国会都渴望重新放贷给过度消费的消费者,防止负债累累的房主被赶出去。不作为的代价谁都承担不起。美国的政府机构也没有适当关注刺激计划可能会引发的债务问题。

  在亚洲,希望主要集中于对美国状况的镜像反射。近来亚洲人提出的问题诉求主要都涉及比照美国消费者。显然,这实在太难为亚洲的决策者,他们很难建立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网络,刺激国内私人消费。失衡的亚洲经济体渴望失衡的美国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进而引发另一个危机后的复苏。

  先发展,问题留着以后再说——这再次成为失衡的世界危机中的口头禅。然而,这却滋生并延续了一种及其危险的模式。八国集团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未能达成平衡全球经济必须调整的协议。G20在4月即将举行的首脑会议上,似乎也注定要遵循同样的脚本。这个世界是多么执迷不悟啊!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