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财:巨兽迷失未来之路谁指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赵刚

  虽然奥巴马政府并没有拿出针对整个银行系统救助细节的具体方案,但随着上周五花旗集团(Citigroup)的转股计划和昨日对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新一轮救助浮出水面,似乎暗示奥巴马政府已经开启了对金融系统的第二轮救助,因为他们当中任何一家的破产对脆弱的美国金融体系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上月中旬,美财长盖特纳公布了令人大失所望的美国第二轮金融救助计划的框架,正是因为缺乏细节而被冠以“保尔森的继续”的批评,而实际上,从上周进行银行业“压力测试”开始,并公布相关的计划细节,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努力修补市场对其之前的不满。白宫发言人上周表示,政府将在本周出炉更多的计划细节。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缺乏一整套的金融拯救计划,未能引导市场对下一步不良资产处置计划形成共识,导致市场对金融机构的预期不稳定,对政府到底会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预期不稳定。从根本上说,是新政府的金融政策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上海利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潘玮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评价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救助思路。

  目前来看,与去年10月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的现实下前财长保尔森仓促出台“破绽百出”的第一轮金融救助计划相比,盖特纳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怎样不重蹈保尔森的覆辙,并有可能为不同机构量身定做不同的救助方案,但不利的因素是在第一轮救助计划获得广泛批评的压力下,盖特纳不得不谨慎行事。

  与保尔森一样,盖特纳依然因金融机构如何为剥离问题资产定价继续头痛不已。而这正是为什么当时保尔森突然变剥离资产为直接注资的主要原因。纽约咨询公司Capital Advisors Group Inc的投资研究策略主管Lance Pan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如果政府定价过高,纳税人将会遭受损失,如果定得太低,银行又有破产的风险。”这预示着盖特纳和保尔森一样,要在金融机构和纳税人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盖特纳在问题资产剥离计划中加入了私人部门,希望通过和私人部门的合作,使问题资产价格更加公允。

  但与第一轮救助计划不同的是,目前投资人对第二轮救助计划可能包括对某些银行将被国有化表示担忧,虽然政府一直否认这一点,而市场似乎默认了这种可能。上周五美国政府对花旗集团的新一轮救助正是被解读为“国有化”的开始,未来36%的持股比例足以使花旗集团对美国政府唯马首是瞻。而事实上,从第一轮救助开始,美国政府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力就在不断加大,过去6个月中,美国政府已经向419家银行机构注入近2000亿美元资金,并为多家银行可能的损失提供了至少4200亿美元的担保,还指导了数家金融机构合并。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