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美国工会之功过盛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8日 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时语

  当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主要基石——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曾经是美国最强大的工会——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三大汽车公司目前困境和未来前景的责任,也成为美国朝野关注讨论的重点。但是美国工会运动的功过和未来,实在是个超越了三大汽车公司命运的历史性题目。

  这次美国触发的经济危机蔓延成全球性经济灾难,以及布什和奥巴马两届政府前所未有的拯救措施,披露了以下两项基本事实。

  第一,美国中产阶级的巨大消费需求,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旦这一消费机器刹车,全球都受牵累。

  第二,华盛顿不顾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而发动大笔救市和刺激计划,在于不愁无人买单,美国政府债券皇帝女儿不愁嫁,仍然代表国际市场上风险最低的长远投资。这里的基本原因,是美国藏富于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美国纳税人是永不抱窝的“下金蛋母鸡”,提供世上最稳定可靠的“流动资金”,保证了美国债券的利息支付。

  这两项事实归根结底,是美国令人艳羡的“国本”,实在是世上最强大的中产阶级,因之形成巨大的经济内需以及稳定的“和谐社会”。这两者都有美国工会运动的巨大功劳。

  曾几何时,布什总统大力鼓吹创造的“业主社会”早已成为明日黄花,直接拥有股票的美国公众也从未达到人口多数。另外,美国高等教育全球第一,但是美国成年人有大学学位的比例还不到三成。这些数字说明美国中产阶级的主要成分并非业主而是工薪阶层,尤其是未受高等教育的蓝领工薪阶层。这一社会现实与工会运动密切相关。

  一个现成例证,是原属通用汽车公司的美国最大汽车零件制造商戴尔菲公司2005年破产重组。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公司重组的重要条件,是要求3万多名工会工人从高达30美元的时薪锐减低至10美元。按照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时,这意味着从6万多美元的中产阶级年薪降低到离贫困线不远的收入。

  人们也许会质疑,按照经济学理论,即使没有工会运动,资本的“理性”也会导致高工薪,因为一文不名的普罗大众不会产生市场内需,而使得资本无法扩大生产去赢利。事实上不少早期美国工业家包括亨利·福特都看到这一点。但是这样的集体“理性”很难与现实的贪婪竞争共存。前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新近承认,正是这样的贪婪,压倒了保护自我利益的理性,而导致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工业化时代,强调给予劳工“体面收入”的火车车辆大老板普尔曼,一有衰退便毫不迟疑地全面减薪四分之一,而触发了著名的全国性普尔曼大罢工,是历史先例。

  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事实,是百多年前美国的工会运动曾经是世界工人运动的先驱,今天遍及全球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便是纪念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运动触发的芝加哥1886年5月1日的“草市血案(Haymarket Affair)”。直到大萧条前夕,美国工会运动可以说一直处在“屡败屡战”的筚路蓝缕阶段。

  在文化层次上,工会运动是所谓“硬美国”和“软美国”两种社会政治哲学斗争的重要部分。

  大萧条造成的严重社会危机,催生了“软美国”的黄金时代,美国工会运动因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例如1932年罗斯福总统第一任上通过的Norris-La Guardia法案,实际埋葬了不许工人加入工会的“黄色(劳工)合同”。汽车工人联合会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并获得代表各大汽车公司工人的权利。根据最新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格曼的统计,从1933到1938短短五六年间,美国工会成员人数增加了300%。根据牛津大学经济学家Andrew Glyn的研究,工会运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产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造成工业化国家国民产值中的“劳动产出”相对于资本产值的明显增长。

  二次大战不仅最终解救了美国的经济萧条,更造成劳力短缺而进一步增加了工会的话语权。二战结束后,除了罗斯福总统“新政”引进的社会福利政策,美国工会运动又得益于冷战时代的尖锐意识形态冲突。浏览一下1950年代的国内政治刊物就会看到:领导美国工会的劳联-产联是当时国际共运最痛恨的敌人之一,其代价自然是美国经济中资本对工会的继续让步。

  产业工人工资的上升和“新政”福利政策的扩展,使美国大批蓝领人口加入中产阶级行列,因此扩大了内需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劳资双赢的局面,也即许多高收入蓝领同时拥有公司股票的“人民资本主义”。

  蓝领工会成员的高薪不仅消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威胁,又带动了整个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换言之,工会运动帮助形成了美国社会的富足与和谐,使得尼克松能够在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优劣的著名“厨房辩论”中压倒赫鲁晓夫。

  这也是工会运动和整个“软美国”政治哲学盛极而衰的开端。工会和民主党“伟大社会”政策带来的社会福利,造成美国社会依赖性和懒惰上升、经济竞争力下降和税收负担的加重。在意识形态上,共和党保守派主张的“硬美国”哲学开始卷土重来;在经济上,日本经济起飞和随后的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暴露美国工会全盛时期争得的工资福利的不可持续性。

  例如汽车工人联合会属下工人工作三十年即可享受全部福利退休的权利,新近被《华尔街日报》拿来大作文章,因为这意味着一个18岁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工人48岁即可退休。按照美国目前的平均寿命,他享受全额退休福利的年份不免超过他的工作年份。这显然是难以为继的乌托邦。

  自从1980年代以来,美国工会运动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力量不断下降。在政治上,里根总统一上台,就开除了所有数千名参加工会罢工的空中交通管理人员,是美国工会运动二战以来罕见的惨败。苏联东欧集团瓦解之后,工会运动更加失去了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效用,而成为保守势力和共和党不遗余力打击的主要对象。若干工会尤其是卡车司机工会中难以消除的黑社会势力,加剧了工会的负面社会形象。

  最明显的例子是2004年,沃尔玛连锁店系统中佛罗里达州某店的10个肉类包装工人通过决议成立工会。可是沃尔玛公司马上决定“外包”该店的肉类包装工作,使得这10个工人全部丢了饭碗。这明显违背美国有关劳工法案,但联邦劳工关系局的首席律师准备去佛罗里达调查此案的前夕,被布什政府炒了鱿鱼,不仅使得整个事情不了了之,而且借此杀一儆百,沃尔玛这一全球最大私人雇主至今在美国还是没有任何工会。

  美国工会运动衰落的更重要因素是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社会的后工业化。全球化使得高薪的美国工会成员失去经济竞争力,大量制造业职位向海外流失,风雨飘摇的三大汽车公司可以说代表硕果仅存的主要制造业部门。

  美国经济转向服务性行业的后工业化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就业市场的“沃尔玛化(Wal-martization)”,也即沃尔玛连锁商店代表的低工资、低福利、无工会的服务性职业,加剧了工会力量的衰落和分化。

  领导工会运动50年的劳联-产联因此于2005年出现历史性分裂,对劳联-产联传统路线不满的若干“改革派”工会另立山头,强调全力向服务性行业发展以求生存。但是服务性行业的低产值和松散性,使得“改革派”知易行难。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纽约时报》新近报道这一新山头中的一家主要工会又面临内部继续分裂的危机。

  美国GDP和国民收入中劳工份额的下降,是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题目。根据联储局多名专家的计算,在1950-1970年代,美国GDP中的劳工份额(labor's share)稳定在65%左右,近年实际下降到不足60%,而国民收入中的劳工工资份额,则从1970年的历史峰值58%,下降到2003年的52%(近年更降到50%以下)。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格曼在其研究80年来美国社会经济的新著《一个自由派的良心》中强调:这一趋势与工会的衰落直接相关。

  当前的深重经济危机,以及奥巴马上台,是否也会像上世纪大萧条和罗斯福总统上台一样,为穷途末路的美国工会带来转机呢?

  历史和现实证据都表明美国工会的“华盖运”确有好转的机遇。

  首先是政党传统。罗斯福总统以来民主党的五十年优势,与工会支持密不可分。里根时代以来民主党的衰退,也与工会运动退潮相关。所以民主党要重建“永久多数”,帮助工会复苏是很有吸引力的战略。

  其次是个人因素。常春藤盟校毕业的奥巴马,以组织社会弱势群体起家。这是与众多常春藤校友卷入工会运动同样的精英传统。例如2005年带头与劳联-产联分道扬镳、服务业职工国际工会(SEIU)现任主席Andy Stern便是宾州大学毕业。前引《纽约时报》报道服务业工会“内战”双方的领袖,也都是常春藤精英,其一还是耶鲁大学的顶尖毕业生。

  再是社会现实。时下的经济危机暴露所谓“中产阶级挤压”威胁到美国富足和谐社会的“国本”,也为民主党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机会。百年老刊《大西洋月刊》年初披露:民主党近年国会选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从传统的“劫富济贫”战略转向强调扶助不断下滑的中产阶级。

  美国明眼人都看到:低教育的服务性行业难以产生高产值职位来重振美国中产阶级,甚至连高科技、会计、律师业等高技能行业也面临“外包”威胁。另外是尽管精英教育领先世界,美国多数工作人口的教育水平优势极为有限。病入膏肓的三大汽车公司能否救药,尚在未定之天,民主党左翼主张重振美国制造业却毫无疑问,而工会运动会因此获益。

  一个明显例子是有助于成立新工会的国会《雇员自由选择议案Employee Free Choice Act》,曾经被布什总统否决,但目前获得奥巴马和两院民主党人的一致支持,而有望迅速通过生效。分裂的劳联-产联,也传出在奥巴马任上重新“大联合”的消息。

  从美国工会运动与保护主义的传统密切关系,上述趋向的国际影响和冲击不言而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工会运动的“反华”传统。近在2000年国会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时,反对最卖力的便是代表劳联-产联等工会利益的民主党议员。如果这可用“反共”色彩涂饰,那么百年前,劳联的创立者Samuel Gompers虽然自身是英国犹太移民,却是国会《排华法案》的全力支持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工会运动对创立“和谐社会”的历史贡献,还是值得发展中国家温故知新的。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