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骗子的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15:00  第一财经日报

  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先驱论坛》专栏作家

  头上顶着一道道美丽光环的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是纳斯达克前任主席,备受尊敬的华尔街的神话,精明的投资经纪商(至少在别人眼里是这样),为人称道的慈善家,华尔街社区的支柱。然而,很难相信,一个如此成功的人,一个人民信任了多年的人,竟然是个骗子。这个结局震惊了整个世界。而他的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 也随之崩溃。

  麦道夫的童话和整个投资业界的故事到底有何不同呢? 我不是唯一一个有此疑问的人。

  金融服务行业的人一直声称:与人分享美国持续增长的收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变得难以置信的富有。但是,也就在这一点上,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业务是在销毁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金钱问题:那些通过管理别人的钱而攫取的巨额财富对我们整个社会都有腐蚀作用。

  先从工资单说起。去年,证券、商品契约以及投资业雇员的平均工资比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高出4倍多。在金融界,即使收入过百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2000万或更多,也很稀松平常。富有美国人的收入在上个年代呈爆炸式增长,而普通工人的薪水却处于滞胀阶段。华尔街的高收入是造成这种薪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值得肯定的是,华尔街金融巨星的确获得数以百万计的资产。但是,华尔街薪酬制度披着华丽的、回报利润可观的外衣,借此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即使这种外衣后来变成一种虚幻。

  看以下这个假设的例子:基金经理利用客户举债凑来的钱,投资高收益、高回报但也高风险的资产,如毫无把握而言的抵押贷款证券。一段时间,例如,只要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他几乎将取得巨额利润和赚得可观奖金。然而,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投资就变成有毒的垃圾,投资者将血本无归,但是,他 ——基金经理,仍持有他的奖金。不管投资者是赔还是赚,基金经理总会稳赚不赔。

  ——也许,这个例子根本就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那么,华尔街总体上的表现和麦道夫的诈骗有什么不同吗?首先,麦道夫越过间接的渠道,一步到位,直接偷取客户的钱财。而华尔街的理财专员大军,把很多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人的退休金、养病金汇集起来,投向投资人根本就不理解的风险产业。其次,麦道夫是个自我意识清醒的欺骗家,而华尔街的很多人士认为自己很高尚。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除了麦道夫被捕入狱以外),真可谓殊途同归。麦道夫和基金经理都借此发家,而投资人的钱财则蒸发得无影无踪。

  我们这里所谈论的是大额资金。在最近几年,金融板块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上个年代所占份额还不足5%。如果这额外的3%是不劳而获的钱财——可能就是不劳而获的,那么,每年大约有4000亿美元的资金流于浪费、欺诈和滥用之中。而且,美国为“庞氏骗局”年代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当“稳定”成为一种销售“诈欺”的工具,当这种金融道德严重破产,那么信任价值将严重丧失,摧毁美国金融市场很长时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