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故伎重演与全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23:22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12月3日讯】在周二的交易日当中,认为高盛亏损额度将达到20亿美元的想法在市场上迅速蔓延开来,引起了不小的反应。不过,假如到12月15日,高盛发布财报时,人们未必不会发现,这家投资银行的实际亏损额度根本没有20亿美元——这其实并不值得惊奇。

  归根结底,高盛(GS)在这方面似乎已经有了某种传统——他们总是先通过一些匿名的渠道将坏消息散播出去,比如这一次《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所援引的那种“行业内线人士”之类,然后推动悲观的预期出现,最后他们再击败这悲观的预期。尽管实际业绩常常会或多或少地超越悲观的预期,但是假如没有这些财报发布之前数周的风波,则他们的业绩和之前没有被调整的预期相比,就占不了什么上风了。

  六月初的时候,金融媒体当中开始出现传言,称高盛的利润完全可能缩水30%之多。伴随财报实际发布的时间日益临近,分析师们纷纷调降预期,高盛的股价也下滑了5%。可是真的到了6月17日财报发布的时候,高盛的利润其实只下滑了11%。以退为进之后,高盛股价在财报发布次日涨至186.93美元,达到五月上旬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月间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当时高盛的财季盈利为每股3.23美元,超过华尔街普遍预计的每股2.57美元,再向前一个财季,市场预期是6.61美元,而高盛的实际业绩是7.01美元。

  这一次的情况多少有点不同,这不同就在于,高盛不仅仅是试图操纵预期。他们正在转型为商业银行,正在减记大量资产,总之,他们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Bernstein分析师辛茨(Brad Hintz)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对于所谓新高盛(当然还有新摩根士丹利)而言,要达到2006年和2007年创下的股东权益报酬率纪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辛茨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操纵预期的做法或许会为高盛带来一些帮助,但是目前对于这家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显然还是长期预期。

  (本文作者:David Weidner)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