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周刊》特约作者 纽约人(美)
11月14日和15日,世界上20个重要国家首脑应邀参加美国举办的金融峰会。此次会议没有取得实际成果。美国人普遍认为,此次峰会时机不对。因为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即将下台,根本无心做事;而下任总统奥巴马尚未上台,也不宜提前出面。因此,美国媒体对此峰会报道并不太多。从有限的报道来看,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分歧较多。
中国方案引起不同反应
中国政府近期提出一个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发表专家文章认为,“中国刺激经济方案的数字很刺激人的眼球”,但该计划主要是对以前增加国内信心方法的“重新包装”,是为中国参加即将召开的全球金融峰会“讲故事”。
11月14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在新闻摘要中也刊登了这一消息,标题就是“中国特色的新政”。文章认为,尽管GDP保持增长率在8%以上对中国来说已经是降低了,但是这对每年进入就业领域的几千万人是必需的。
但是,也有媒体对这个经济刺激计划并不认同。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必须消费,而不是建设”。该文认为,如果4万亿元人民币更多地用于建设,那么这个财政刺激计划方向错了,“如果中国领导人将重心放在浇筑混凝土,而不是鼓励家庭消费,他们将失去一个有意义的改革时机”。
两天会议达成几项共识
《纽约时报》11月16日报道称,20个国家的领导人同意共同努力恢复经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已经采取多种措施。
会议发表了一个5页的公报。该公报融合了许多大的原则,还有一些特别的步骤。这些国家支持“对银行和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认真检查高管的收入”、“监控复杂的衍生产品”。布什总统在发言中称,美国同意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但也表示“一次会议并不能解决世界范围的问题”。
报道称,该次会议为广泛领域的监管制定出路线图,并将这项工作分配给许多专家去处理。法国总统萨科齐建议下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将对这些专家提出的特别建议进行讨论。
对全球金融系统如何监管是个大问题。鉴于美国的情况,会议将金融的监管决定推迟至明年。专家分析,这些领导人必须搁置他们的政治与经济的差异,去接受更为激进的变革,包括争论激烈的金融监管,“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必须和这些领导人找出共同点”。
监管组织存在分歧
《纽约时报》说,因为各个国家对经济的要求不同,国与国间存在观念上的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分歧是,是否成立一个国际性的监管组织及该组织以何种形式存在。
欧洲国家建议建立一个所谓的“监管者协会”(Colleges of Supervisors),协会成员定期聚会,分享跨国银行的信息。也有人建议扩充现有的“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的成员数,该组织既有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也包括巴西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从建议中看,监管者协会并非国际监管机构。该项建议获得法国的支持,但是,布什政府反对成立任何跨越国境的监管组织,最终在发表的声明中,没有提出“对冲基金需要监管”这个问题。因此,德国领导人认为,“监管不应存在盲点”。
报道说,国际权力正在发生转移。由于美国和欧洲受到经济拖累而设法挽救他们的银行,中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将成为富裕国家。英国首相布朗发言请求中国、日本和波斯湾产油国“支持国际货币基金(IMF)”,也就是多拿钱出来。日本首相已表示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1000亿美元的贷款,并鼓励其他现金充裕国家跟进。
紧缩银根影响经济
《华尔街日报》11月17日的报道则把此次峰会称为“紧急金融外交”。文章说,峰会各国领导人都支持采取必要的步骤,如增加支出、减税、降低利率,将位于衰退边缘的全球经济拉回。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急于预防未来金融危机,也许会使得当前的危机加重”。
文章认为,在此次峰会上,20个国家的领导人命令严格管理高风险的贷款和投资,而后者已经导致世界进入1929年大萧条以后从未见过的金融困境。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该计划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全球经济将多出更多的贷款,而不是更少的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江森(Simon Johnson)说,这对每个人都是一个大的信号,要求银行收紧贷款标准。“在全球信用危机中,你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向人民大喊,收紧、收紧、收紧。”但领导人显然要急于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在必须做的方案名单中,这些国家领导人要求银行“要创造较大的流动性”,评估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投资的资本需求。但是,他们推迟了监管决定,将明年3月31日定为最后的期限。实际上,这意味着他们想等到奥巴马上台后才决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