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记者 熊 敏 华盛顿报道
仅仅一年前,保尔森这个名字还只能让人想起那位眼下正焦头烂额的美国财政部长,而今天,另一个约翰.保尔森(John Alfred Paulson) 的名气和受关注度差不多可以取而代之,至少在11月13日这天是这样。
这天一早,戴黑边眼镜、留一头整齐的后梳短发的约翰·保尔森出现在美国国会政府监督委员会听证室的证人席上。貌不惊人的外表,完全看不出是那位旗下掌管的基金在5年内翻了25倍的华尔街“赚钱之神”——他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中赚了37亿美元,2007年里平均每小时进账140万美元,创造了华尔街史上最高的赚钱效率,连他的老前辈、10年前上一场金融危机的大赢家乔治.索罗斯也请他吃饭,向他讨教赌做空楼市的细节。
问题是,他的钱是在美国民众失去住房的痛苦前提下赚来的,这刺眼的财富在一片哀鸿遍野中引起了国会的注意,所以今天他不得不走这一趟。
与他并排而坐的除了索罗斯,还有另外3位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经理。这5人2007年平均赚得10亿美元以上。
听证会的主题本来是探究对冲基金在这场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但结果,议员们关心得更多的是赚了这么多钱的保尔森是否交够了税。
“2005年时我发现不妙”
“2005年当房价还在飙升时,我发现不妙,借贷过于宽松、银行杠杆率过高、信用风险被低估。”13日上午,约翰·保尔森坐在听证室里语调平缓地讲他的赚钱秘诀——他赌美国老百姓会破产,他赌赢了。
这位有20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交易员,试图让大家相信他并没有什么奇迹,而只不过是没有完全失去常识而已——当雷曼兄弟用4倍于净资产的债务驰骋债券抵押产品市场时,保尔森管理的基金负债率从未超过33%。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我们当时购买可能跌价的房债产品的CDS以求自保。”保尔森准备的书面证词就像一份招投资说明书,附有他今年投资的数据表格,“随着房债产品价格下跌,我们的投资人获得显著回报”。
信用违约交换(CDS)是担保房债坏账的保险,担保债务凭证(CDO)是房屋债券的衍生品,两个产品的价值负相关。
2007年房价下跌加速了房屋破产,CDO变得一文不值,CDS价格飙升,保尔森管理的对冲基金规模从5年前的8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320亿美元,他的基金资产总价达到36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在2007年,收入排名前25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平均入账8.9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高居榜首的保尔森,据估计从向投资者收取的费用中获得了23亿美元的分红,并从他自己投资于Paulson & Co. 基金的资本升值中赚得了10亿美元,按一周工作用40小时算,平均每小时进账140万美元。这远远抛离排名第二的索罗斯——后者在规模达170亿美元的量子基金的个人投资增长中赚得20亿美元。
“我们和客户对投资收益实行八二开。客户得到收益的80%,我们得20%。”保尔森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自己财富的来源:“如果投资亏损,我们必须把亏损的部分赚回来还给客户,然后才能继续拿提成。如果我们连续亏损,则要自掏腰包偿付客户亏损。”
也许意识到议员们“来者不善”,保尔森特意为自己准备了颇具社会责任感的辩词: “我们的公司为美国人提供了无数高薪工作机会,而且我们有80%的资产来自外国投资人,我们能赚外国人的钱,就像出口对美国经济的作用一样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