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深层次解读:三化是问题的症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4:14  《理财周刊》

  文/ 石齐平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海啸发生以来,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备受责难。那些西方的、从来高举市场经济大旗、捍卫资本主义价值不遗余力的国家政府,再也顾不得被人讥讽,争先恐后地进行国有化与市场干预。同样有趣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重新受到西方一些人士的重视。听说法国总统萨科齐被人看到在翻阅《资本论》,连德国财长史坦布鲁克也说:“马克思某些思想真不坏”,听说还有导演正计划将《资本论》拍成电影。

  显然,资本主义是出了问题了,而且挺严重。问题出在哪,该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有必要把“当代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加以区别,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早期资本主义”与“成熟资本主义”两个阶段或概念。

  十八、十九世纪的早期资本主义,主要问题是它能解决生产问题,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以至于产生严重的贫富差距,要不然也不会引起马克思的严厉批判,并揭示出一条高举社会公平与正义大旗的社会主义新路。

  但西方经过了一两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摸索,不但为人诟病的分配问题获得了大幅改善,而且整个资本主义的体系与运作方式也都得到了完善。扼要言之,这个逐渐完善并堪称为成熟资本主义的理论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

  (一)以私有制为基础,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即足以确保效率及生产力的极大,这叫作资源优化配置;

  (二)前述的市场经济之运作需要有两个前提:(1)无论个人、企业及政府均应有道德基础,可以逐利,但不能贪婪(贪婪不同于逐利,它是可以以牺牲别人利益来成就一己私利的)。我曾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外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论》,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即是资本主义的伦理基础;(2)还要有有效的监管,以补道德自律的不足。

  (三)即使具备了这两个运作前提,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下的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会有一些所谓的“市场缺陷或失灵”,例如外部不经济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及贫富差距,这些,则有赖于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来加以矫正。

  这三个部分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今天美国、欧洲各国都能切实做到,就不会有太大麻烦。

  现在的问题是,时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却出现了三个“变化”,可以统称为“三化”:

  (一)是“退化”。退化者,首先是忘掉了道德基础,其次是在相当程度上也轻忽了必要的严格的监管。这是最近很多人已发现的问题,责任在“当代资本主义”退化了,退步了。

  (二)是“全球化”。全球化是近二、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大潮流,是新生事物。早先在个别国家已成熟的资本主义中,对资本流动的金融监管可以做得很好,但如今全球化之下却缺乏一个全球范围的有效监管机制。换言之,金融已全球化了,但政府监管却还未全球化,如何能不产生问题?

  (三)是“异化”。主要指恶名昭彰的金融衍生性商品。这个发明于一九七零年代,美其名曰金融创新,大行其道于九十年代,走火入魔于新世纪初的怪物,使得虚拟经济完全与实体经济脱了节。之所以会“异化”,其实也是“退化”的结果,如不“退化”,事情怎么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向左走?向右走?看来今天有必要对这个“三化”进行反思,全球金融海啸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得以解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