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股评论:直接向银行注资是正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04:33  新浪财经

  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援助计划(TARP)推出不到两周时间,现在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下周,担保雷曼债务的数千亿信用违约掉期(CDS)合约将到期支付。现在没人清楚谁欠谁多少以及对他们影响如何。因此保尔森和伯南克紧急将2500亿美元直接注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对于让资本流向正确的地方似乎是“必要的恶”,也可以帮助没落的银行挽回面子。信贷市场也这么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

  华尔街和银行是靠短期贷款生存的,但是高利贷者可能会说,现在任何人都不想借钱给任何人。现在,银行放款所收取的费用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高出3月期国债利率如此之巨(周一为4.75%对0.11%),说明没有人在放款。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3月期国债利率之差被称为泰德价差(TED spread),是衡量信贷市场健康度的关键指标,该指标自1987年股灾以来很少高于1%。财政部显然关注这一指标,需要令其回到历史水平。它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变大家以下观念:“谁愿意借钱给雷曼第二或者美联第二呢?”

  最初的TARP计划是打算将重压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债务抵押债券(CDO)全部买过来。现在仍应该这么做,而且有利可图。历史表明,资本健全的银行最终会开始放贷,因为囤积并不生利。

  接下来就是现在的两难问题:如果财政部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这些被打压的证券,看起来像是纳税人给华尔街送了一份厚礼。这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财政部不得不按照当前受压制的价格进行支付。(尽管本周股市有所反弹,但有毒的CDO价格仍在下滑。)但如果财政部按照当前的甩卖价(fire sale)来收购,将会导致银行出现大幅减记。由于这些证券大部分都是同其他债务相关的,同时监管者又强制银行必须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并持有现金,这样一来,任何价值减记马上就会导致新的融资要求。

  但是,谁会用好好的钱去买有问题的资产呢?主权财富基金早已经烧过一次钱了。不到一年前,迪拜投资花旗集团的优先股并转换成普通股,价格在32-37美元之间,现在花旗股价大约18美元。

  其他银行仍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周五摩根士丹利股价跌入7美元的低谷,因为投资者担心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有可能退出原先宣布以90亿美元收购摩根21%股权的计划。幸运的是,日本人着眼长远,最终完成了交易,尽管就当前而言毫无利润可言。其他的美国银行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现在的情况便是,银行间贷款枯竭,股权融资也没有。如果TARP按照市价收购证券,将迫使银行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融资这一不可能的任务,最终将把银行逼向破产。

  直接注入资本是避开两难的途径之一。财政部可以在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注入资金以后,再按市价收购有毒债务。到时即便出现减记,银行也将有足够的资本续存下去。那么对于相对健康、不需要资本注入的银行,比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或许还有高盛,该怎么办呢?它们也获得了注资。财政部强迫所有大型银行接受政府投资。为什么?因为如果它们不接受,那些接受注资的银行就会显得很脆弱,依然不会有人敢贷款给它们。

  这是绝对正确的方案吗?可能不是。尽管注资细则对银行高管薪酬作出了限制,但糟糕的管理层依然大权在握。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将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并导致利益冲突。政客们最终管不住自己,不可避免地会插手。但这是目前阶段唯一能做的事。下一站将是彻底国有化,谁也不想要这个结果。现在泰德价差已经开始下降了,从4.64降到了4.36。这说明市场认可这一计划,至少就目前而言。

  有一个担忧:加快印钞机的运转来提供资金是否会导致通胀失控?可能不会。我们回忆一下1929年的市场崩溃和随后的银行挤兑风潮,当时1万家或大约40%的银行破产,20亿美元的存款被蒸发、30%的货币供给消失掉了。GDP也出现了类似百分比的蒸发。如今,银行存款大部分安全,但银行和华尔街已经或很快将要减记的房地产证券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会计师笔下一划将导致货币供给的数倍蒸发。让银行借贷重新运转是唯一的缓冲途径。

  还有许多问题:同业拆借利率和泰德价差何时才能回到正常水平,使得借贷重新启动?然后,政府何时才会卖出优先股,让我们得以重返市场经济?我们能否给政府的计划设一个到期日?(大多数“新政”时期的机构今日依然存在。)另外,我们如何分配投资收益?

  感谢存款保险,没有出现重大银行挤兑(bank run)事件。不过的确出现了“贷款逃跑”(loan run),即没有人愿意借款给问题银行。是的,政府拥有任何私人企业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金融公司。但如果你捏住鼻子,新的TARP方案似乎是结束这场贷款旱情的正确途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就没什么经济可言。解决之后,我们就可以谈接下来的改革问题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