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冷静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 05:2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赵彤刚

  美国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应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灾难,很可能向经济危机演化。一些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倒下,欧美主要股市狂泻不止,暴发了罕见的集体性股灾。这场危机演化的链条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信用危机,从而带来全面的信心危机。

  相比较而言,A股市场尽管也受到国际大环境拖累,但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调控及时等因素影响下,表现相对抗跌。同时,国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没有遭受较大的直接损失。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能够避开重灾区,表面上看好像是侥幸,但在根本上是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不同,金融市场结构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市场相差悬殊。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创新过度,高杠杆比例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泛滥,且监管缺位酿成的。而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

  迄今为止,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有限,所持的美国高风险证券产品数量不多,因此直接损失较小。其实,美国正在掀起的拯救华尔街诸多行动,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如剥离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政府注资等,这与几年前我国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的改革措施几乎如出一辙。现在回头看,正是当年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我国金融机构抵抗美国金融风暴的能力。当然,中国外储中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的缩水值得警惕。

  另外,A股市场先于欧美市场下跌,目前调整相对较充分。在股市这轮下跌过程中,救市论此起彼伏,以至于引发了救市与不救市的激烈争论。但在国内外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等背景下,保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成为当务之急。密切关注这场危机的发展演化及其带来的影响,适时灵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是当前监管层的明确态度。

  因此,虽然美国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但对国内资本市场没有必要盲目悲观,丧失信心。在国际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之际,冷静审慎有效应对才是上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