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小年:全球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 18:21  央视2套

  访谈: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直播的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今天全世界的关键词无疑是降息,继澳大利亚央行昨天率先宣布大幅降息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傍晚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的准备金率,同时国务院决定从9号起对储蓄存在利息所得暂免追收个人所得税。而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今天也都加入了降息的行列。为什么降息会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今天我们的演播室请来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许老师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许老师您觉得这次的全球联手降息在您的意料当中吗?

  许小年:应该说在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随着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地跨入大西洋,扩展到欧洲,最近各国央行降息的市场议论越来越多,所以降息的行动应该说是在市场意料之中。

  主持人:谢谢许老师,我们稍后继续和许老师的对话。

  主持人:我们继续请教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教授,许老师,今天的关键词当然是降息,您觉得澳大利亚之后世界各国同时决定降息,这会给这场危机带来多大的转机?

  许小年:世界各国央行的联合降息,包括人民银行的降息在内,都是为了向全球的金融市场送去一个信号,就是在这场空间的金融危机面前,世界各国政府准备比以往过去更好地协调政策,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稳定目前振荡的国际金融体系。它对信息支撑的作用要大于它的实际作用。

  主持人:是不是也证明在这场危机背后存在着这样的信息,各国的央行、各国的政府是站在一起的?

  许小年:可以这样讲,因为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是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的,所以这个问题上协调一致的行动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按照经济学的常规原理,或者是看经济学的历史来说,当出现经济萧条或者是经济危机的时候,降息是不是各国政府,或者是央行必须选择的第一道防线,或者是第一个措施?

  许小年:其实未必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讲货币政策有两大目标,第一大目标就是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一般来讲货币政策主要的作用是定位在这方面的,现在出现的情况是一种非常的情况,类似于1929年的大萧条,类似于2001年的911恐怖攻击,金融体系本身发生振动,这时候央行的作用是作为自由贷款人来稳定这个金融体系。但是一个金融政策要服务两个目标经常会引起冲突,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种冲突的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对于金融危机,我个人认为降息不是主要的手段,主要的手段是尽快地恢复市场信心。为了恢复市场信心,必须解决存在于金融体系中的大量的次贷资产,这才是真正的定时炸弹,一定要把这颗定时炸弹拆除。

  主持人:现在走出了第一步,确实起了恢复信心的作用,现在按照温总理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一步就是稳定信心。

  许小年: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初期,美联储也采取了减息的办法,但是减息并没有阻止次贷危机在美国的扩散,我们看到随着危机的逐渐深入,美联储最后不得不推出庞大的财政救援计划,来清除不良资产。如果世界的央行只减息是不够的,对恢复市场的信息,使金融体系稳定运行,仅靠降息是不够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