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元贬值的真正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23:28 新浪财经

  【SmartMoney纽约11月12日讯】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跌至历史新低,我们有必要担心吗?它对投资者是否有影响?

  是的,有影响,你也应该担心——但美元贬值的原因却可能并非你所认为的。

  首先,让我们把这些错误的原因一一排除。

  人们常说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速低于其他国家,所以全球投资者放弃美元,转而投资于经济增长更快的国家的货币。没错,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增速更快。但是,相比那些成熟市场,真正同美国争夺巨额投资资本流量的市场,比如欧洲和日本,根据最近的GDP数据,美国增长实际更快些。

  另一个大家常说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亦即进口支出大于出口收入。如果这算一个原因,那过去三个月贸易赤字明明缩小,而美元却在加速贬值,这怎么解释?我从来也不认为贸易赤字和美元贬值有什么关系。贸易赤字仅仅意味着一部分美元从美国流到了其他国家。这太好了,给别人几张纸就可以换来别人生产的商品。我愿意这样的好事天天发生。如果人家拿着那些纸币来兑换我们的商品和服务怎么办呢?这也没有问题,我们正好可以通过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获得经济的繁荣。

  也许还有很多人说,外国人持有大笔美国

政府债务,一旦美元贬值,他们便打算出手这些债务。这是说不通的。如果你去分析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那就是美元贬值是因为美元在贬值。事实上,美元贬值只会使我们的债务对外国人更具吸引力,而非相反,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本币购买到更多的美元债务。

  好,如果这些流行看法都是错的,那美元到底为什么贬值?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已经把利率降得过低,以至无法补偿未来数年的预期通胀损失。而事实上,市场一张嘴,美联储便不假思索地饲以降息美餐,这才是导致通胀的罪魁祸首。

  我们以投资的情况来稍作说明。假设你是一个外国人,你所在国的货币对美元的

汇率为1比1。假设两国通货膨胀率都很低,比如2%。再假设两国年利率是一样的,比如5%。

  现在我们来看看汇率1比1意味着什么。不管你持有哪种货币,你获得的利息都是5%。同时不管你持有那种货币,你都会因为通胀失去2%的购买力。因此,你并不在乎持有那种货币。

  现在我们把条件作一下改变。假设美国利率下降到4%,你本国利率不变。显然,这下你宁愿持有本国货币,因为持有本币可以获得5%的回报,而持有美元只有4%。但是,你仍然会在一种情况下愿意用本国货币交换美元——也就是如果你能够获得美元相对于本国货币1%的折扣。于是,现在两国货币汇率不再是1比1了,而是美元相对于本国货币贬值1%。

  现在我们再假设同时出现新的情况。比如你本国通胀水平保持不变,但美国通胀率上升。

  这同样会导致美元对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因为持有美元你会因为高通胀损失更多的购买力,所以你只有在美元便宜到可以弥补通胀损失的情况下才愿意用本币去换。

  高通胀对汇率的影响比低利率还要大。因为通胀很难预测,不论是通胀的水平还是持续时间。所以一旦存在通胀风险,一国货币就要出现缩水,因为持有它的人必须考虑到通胀最坏的情况。

  而美元恰恰面临这双重打击:利率下降了,同时通胀风险增大了。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已经将利率调低了0.75个百分点,同时进一步降息的预期依然存在。但是和联储处在同样位置的欧洲央行维持了利率的稳定,或甚至会略有调高。

  联储一再降息来向受创的金融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升高。毕竟,所谓通胀无非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现在,联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增发货币,但是商品的数量也并未以同样的速度增加。这实在是引发通胀的良方,简单直接。

  因此,如果让你在持有欧元和美元之间作出选择,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欧元,除非美元有足够高的折扣来补偿利率差和通胀风险。这就是问题的全部。

  我认为美元不可能很快获得升值,因为联储几乎肯定还会降息至少一次,而通胀风险在联储反过来作出加息之前也不会消除。不要去等加息那一天的到来。但同时,美元应该也没有走到崩溃的边缘,因为市场早已经完全计入了降息和通胀的预期,已经反映到了美元的价格中。

  所以投资者没必要担心会发生什么美元崩盘,然后导致股灾。这不会发生的。

  反而,美元贬值对于那些出现盈利增加的公司却是利好。比如美国的软件行业。他们大部分的成本都是以便宜的美元计价的,而很大一部分销售却是以他国货币计价的。而大家往往是以销售、而非利润来对这些公司进行估值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自从9月份美联储开始降息以来,科技板块持续走强的原因。

  市场就是这么有意思。即便在逆境中,机遇无所不在。当然,我们伟大国家的货币跌至历史低点,这并不好玩。不过进军科技股也许能换回你一点尊严!

  (本文作者:By Donald Luskin)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