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纳指重逢3000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0:37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旧金山10月15日讯】现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正跃跃欲试,准备挑战3000点的重量级技术和心理关口,面对这一幕,人们恐怕很容易就会想起同一指数上一次走过同一关口之后发生的一切。

  这回忆的确并不美好。事实上,纳指上次经过这一里程碑是在2000年的11月,该指数从那里开始了似乎永远看不见底部的下滑,直至2002年下半年的低点。

  至于纳指第一次挑战3000点成功,则是在1999年下半年。那时节,无论纳指、各科技钜子还是所谓互联网时代的明日之星们,在投资者的眼中都似乎已经拥有了不可思议的能力,完全可以视地球引力为无物。

  然而,人们并没有猜对故事的结局。狂欢的派对以悲剧收场,而悲剧的揭幕恰恰就是在狂热的情绪达到最高峰的一刻--2000年3月,纳指一举冲上史上最高峰,突破了5000点,但是其后就一溃千里。

  眼光的转变

  时光飞逝,七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纳指这一科技类股的重镇又再度站立在了3000点的门槛之前,而这一次充任先锋角色的则是新一代的科技之星谷歌(GOOG)和Research In Motion Ltd.(RIMM)等。

  当年科技类股崩盘的回忆仍然萦绕在华尔街的心中。可是分析师们强调,这阴影的确是在一点点地逐渐淡去。

  “今天和2000年最大的差别在于,现在的行情是建立在更加确实一些的基础之上,而当年则是时尚胜过实际。”Stifel Nicolaus分析师霍(Patrick Ho)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科技行业更加优秀的经营模式,是更加稳固的持续性。显然,今日的投资者所掌握的资讯要超过当初,人们已经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实存在的,而什么只是幻觉。”

  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兴起和崩溃之后,很多投资者已经学会了以更加审慎、更加健康、更加富于怀疑主义色彩的目光来看待科技行业。

  “愤世嫉俗的心态已经逐渐变得平稳下来。”科技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资深副总裁德布雷特(Crawford Del Prete)指出,“虽然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淡忘互联网疯狂时期的教训,但是更多的人却不会忘怀。即便纳指近来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高度,但是在我的眼中,市场的风气已经较之1999年或者2000年谨慎了许多。”

  在互联网疯狂时代,很多企业的兴起和衰落都是同样的迅速,比如Webvan和Pets.com等等,这些企业常常都宣传极为高调,并做出种种美妙的承诺,但是却缺乏切实可行的业务计画,更拿不出证明自己营利能力的历史记录。那的确是个疯狂的年代,只要一家公司是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哪怕他们销售的只是最普通的食品和杂货,投资者也会为之欢呼雀跃。

  分析师们认为,今天,伴随资讯技术的发展,伴随互联网对商业和之外世界的高度渗透,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已经拥有了较之当年更为坚实的业务基础。

  真实的企业

  电脑行业研究及谘询公司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总裁凯伊(Roger Kay)评论道,“现在的情况是真实的企业在销售真实的产品,创造真实的利润。”

  凯伊以谷歌为例,指出该公司事实上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上周,该股突破了600美元的关口,今年迄今为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35%。

  亚马逊(AMZN)堪称是科技行业的老兵,曾经经历过当年的互联网疯狂时代,现在又作为最强势的

电子商务玩家之一浴火重生了。该股是今年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网络股之一,股价已经翻了一番以上。

  Stifel Nicolaus的霍则赞扬了

苹果电脑(AAPL),该股今年迄今为止的涨幅超过90%,这主要显然应该归功于其iPod音乐播放器的惊人成功。霍并强调,在过去,人们更多地是从行业和类股的整体角度着眼看问题,而对于具体的个股并不怎么在意,而今天的情况则相反,人们更加注重类股的选择,更加注重从市场和行业中挖掘那些最有潜质的玩家。

  “今天的市场无疑要更加合乎理性,人们更加专注于那些高品质的企业。”他评论道,“只知道不动脑子地买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许多投资者现在也还在买进,而且是抱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相信这个行业是不会受到起于信用市场的顶头风的冲击的。

  Caris & Co的分析师庞(Ben Pang)表示,科技企业“目前所涵盖的领域较之以前已经宽广了许多。在基础设施领域,它们已经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地盘”。

  资讯技术基础设施所覆盖的地区,其全球化程度较之当年已经大大提升了。

  “在上一次峰值期间,成长的动力主要是来自美国经济之内。”庞比较道,“可是今天的情况却有了很大的差别。”

  目前,科技企业正在面向众多不同的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几乎所有重要的地区,电脑和互联网都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产生了一个大大超过当年的强劲需求,这一对于计算力的需求从带宽、存储能力和微处理器等各个不同方面体现了出来。纳指成份股Nvidia Corp.(NVDA)就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是一家顶级的制图芯片生产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笔记本和各种手持设备当中。今年迄今为止,该股的涨幅超过40%,而且大有继续前进、创下历史新高的迹象。

  全新的时代

  Nvidia投资者关系副总裁哈拉(Michael Hara)表示,伴随全球两大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电脑和互联网方面需求的猛烈增长,对于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其未来成长速度甚至还将超过以往。

  “仔细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现状之后,你就会发现,对它们产品的需求已经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底部。”哈拉分析道,“我们只是在尽力满足基础设施面的需要,使其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成长。想想中国和印度加入进来的影响,这根本就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分析师们指出,过去七年以来,消费者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在科技市场上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到了今天,消费者已经逐渐成长为首要的推动力量。”Endpoint Technologies的凯伊指出,“消费者们在持续地借贷、持续地开支。”

  他们的开支正在愈来愈多地向着科技的方向倾斜。Nvidia的哈拉强调了这一点对于微处理器的影响。

  “想想我们今日购买的东西,有多少都已经离不开芯片--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如此。”他举例道,“你的汽车、电视、电话、车库门……今日的消费者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

  分析师们指出,这也正是投资者所担心的问题之一。

  “这仍然是一个周期色彩浓厚的行业。”Stifel Nicolaus的霍指出,“很大一部分推动力都是源于消费者而非企业需求。消费者是一支变数十足的力量。要判断消费者的打算,比判断企业的走向困难得多。我们都知道消费者可能采取怎样的行动,但是谁也不敢打保票。”

  更大的影响

  结果就是,科技企业必须学会变得更为敏捷,惟有如此才能更快地因应消费者情绪的变化。“如果消费者的想法明天就发生变化,我当然是不可能那么快就改变自己的经营方法的。”Nvidia的哈拉如是说。

  哈拉并补充道,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同样意味着潜在的风险。“周期轮转带来的痛苦会变得更大。”他表示,“现在,

中国经济如果出现状况,整个世界受到的影响肯定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这就是全球化的结果。”

  不过,七年前的苦头显然没有白吃,面对科技类股时,投资者现在已经变得更加明智,也变得更加谨慎。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科技类股得到特别重大的成长推动,因为那些曾经被蛇咬的人现在还在场外徘徊。”Cantor Fitzgerald的美国市场策略师帕多(Marc Pado)观察道,“自从2002年以来,股价脱离现实的情况还从来不曾出现,价格水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Endpoint Technologies的凯伊则表示,投资者的这种谨慎态度从纳指崩盘之后的前进轨迹中得到了清楚的体现。

  “仔细观察市场上涨的方式,你就会发现,像1990年代中期至后期时那种加速度的狂奔已经不见了。”他分析道,“整体而言,上涨的脚步是非常稳健的。”

  特拉华州大Weinberg企业管理中心主任艾尔森(Charles Elson)则强调,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成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挽回了纳斯达克市场当初一度跌至谷底的名声。

  “现在,人们将其看作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艾尔森指出,“从其中上市的企业的规模和名誉看来,我认为人们会非常乐于和这个市场打交道。”

  不过,鉴于这一市场过去曾经上演过的不愉快和当前的种种变数,即便纳指再度突破3000点的关口,要指望投资者像1999年那样参与狂欢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这些市场的繁荣的确会让人失去正确的判断。”IDC的德布雷特感叹道,“当市场真正绽放刺目的光芒,未必不会有人再度认为那些最基本的经济法则已经彻底失效。不过相信我,这些法则是不会失效的。”

  (本文作者:Ben Pimentel)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