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仅仅降息是不够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21:24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纽约9月5日讯】今日的信用危机当中,任何人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容易,而策动这样一场重大的危机,绝非轻易就能够办到的。

  事实上,这一场危机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些的发端甚至可以追溯到数十年之前。单独说来,很多因素其实都是无害的,而且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善意的。麻烦在于,当这些因素彼此响应,联合作用,我们就会遇到不小的麻烦,比如当前的情况就是如此。

  这多少称得上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首先,鼓励所有人都成为住宅拥有者可以说是美国国家层面的一种既定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在于,购置住宅是大多数美国人累积财富的最佳方法之一,因为正常情况下,住宅价格都应该是逐年上涨的。

  在过去相当的历史时期当中,住宅价格对于美国人而言都是在可负担范围之内,但是到了1990年代,住宅价格开始起飞,变得愈来愈昂贵,因此政策制定者们和放款者们都在不断调整,尽量使得拥有住宅变得更加容易。比如,他们开始允许人们申请变息抵押贷款,后者的初始利率通常要低于传统的定息抵押贷款。

  不过,直到最近一个十年开始之前,这些措施并没有对住宅需求构成实质性的刺激,可是当联储不断降息,将其削减至近四十五年的最低点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伴随放贷门槛的不断降低,对于住宅的需求终于开始获得相应的增长,于是住宅的价格也开始了上涨。

  住宅价格的上涨既刺激了购买者也刺激了建筑者,一时间似乎情况正在向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可是,当联储开始逐渐加息之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最终,尽管新住宅仍然在不断出现,但是购买者的胃口却受到了削弱,于是我们看到住宅价格开始不断走低。

  在住宅价格下跌和利率上涨的联合作用之下,住宅再融资自然就开始变成了一种充满疑问的行为。与此同时,抵押

证券市场的局面也不断恶化,使得情况雪上加霜。

  大约十年之前,对于银行的资本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银行业界而言,以抵押债券的形式将这些贷款出售出去就变得愈来愈必要了。换言之,持有这些贷款的风险已经悄悄地从银行转嫁到了投资者的肩上。

  结果就是,银行再也不能以提供额外还款时间的方式来帮助举债者了。与此同时,这些抵押债券的持有者则不能允许太大的偏差,只要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这些债券的价格将逐渐贬值,他们就会立即做出反应。

  无论是否了解,许多投资者都已经买进了这些抵押债券,这一点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受到那些看似非常可靠的信用评级的影响,退休金基金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渠道投资于这些债券。

  由于种种说来太过复杂的原因,这些债券在评级机构那里都得到了很高的信用评级,而且其收益率都要明显高于诸如国债之类的安全选择,在联储不断削减短期利率的时期,国债的收益是不可能不受到冲击的。

  可是,局面却在变得愈来愈清晰,这些所谓高收益率的债券往往都持有次级贷款或者其他有问题的成份,当看清这一点之后,投资者开始感到紧张了。他们开始清算这些投资,并要求得到更高的补偿。这原本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一个价值以十亿美元计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一风暴席卷整体经济甚至造成衰退之前,我们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答案是:我们能够运作的余地可能大大小于人们的预期。

  如果这些变息贷款重新调整利息,就可能使许多债务置身倒债边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联储或许必须大幅削减利率。

  然而仅仅如此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因为银行事实上已经将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要使得这些价值已经出现些许泡沫的债券的持有者重新感到安心,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尽管布什总统提出了旨在改善处境欠佳的住宅拥有者状况的动议,但是即便这动议化成政策,要发生效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归根究底,我们所经历的风暴其实就像自然界的风暴一样,必须要让它肆虐一段时间才控制得住。换言之,无论住宅价格还是相应的抵押债券价格在真正能够吸引买家之前恐怕还会下跌一阵子。

  至于这一阵子究竟是多长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就要看相关权威机构反应的速度了。

  (本文作者:Irwin Kellner)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