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了解标普500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23:58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旧金山3月9日讯】对于标普500指数,美国股市的投资者是不可能不熟悉的,但是真正了解这一指数的投资者恐怕并不很多。

  表面上看起来,这一指数似乎只是一个平庸之辈的名片,代表的只是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策略,后者只能为投资者带来和美国股市整体水平相当的回报,却不能达成任何的突破。

  然而事实上,这一指标看上去似乎已经是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有自己活泼的一面。如果你是一位长期投资者,而你又拥有一支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蓝本的传统共同基金或者ETF;或者你是在投资一支大型股票基金,其长期目标就是超越这一指数,你显然就有进一步了解该指数的必要,而你的发现必定会令你大吃一惊。

  首先,这一以全美市值最大500家企业

股票编制而成的指数,其实是一个动力十足的群体,它们所反映的并不是美国经济,而是全球经济。

  其次,指数的另外一个重大特点在于,市值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市值愈大的企业在指数中占据的比重愈大。与此同时,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数的历史回报中大约三分之一都是来自股息。

  标普500指数常常会让随势操作者丢面子。1957年3月4日,标准普尔公司将分布在四个不同指数中的500家美国企业股票整合为一,创造了这一指标。从那时至今,这一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0.8%。如果你在指数诞生的那一天向其投资1000美元,并将其派发的全部股息都用于再投资,那么到了今天,你就将拥有超过17万美元。

  如果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你采取的随势操作的策略,但是却错失了指数表现最好的十个月,则你现在所拥有的就只有5万2000美元。

  “不管它有多少缺陷,都不失为一个卓越的指数。”共同基金钜子先锋公司创始人伯格(John Bogle)如是说。1976年,正是他以全美第一支零售指数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VFINX)为媒介,将这一指数带到了众多消费者身边。他对这一指数的结论是,“它已经完成了自我证明。”

  事实上,标普500指数同样可以检验出投资者的态度,确定这些人究竟是希望获得超越市场的表现,还是可以满足于和整体市场相当的回报。目前,全美已经有大约13000亿美元资金投入了各种直接反映标普500指数表现的共同基金。仅仅Vanguard 500自己就吸引了大约1900亿美元投资,使其成为了业界第一的指数基金。

  与此同时,还有大约45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股市14万亿美元总价值的三分之一--被交讬给了那些收取更多费用以达成超越大市目标的共同基金。对于共同基金经理人和其他许多投资顾问而言,只要他们从事的是大型股票的交易,标普500指数就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检验。长期而言,在任何一个年头当中,这些专家们每十人中至多只有三人可以断言自己胜过了标普500指数。

  “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是一部鼓吹指数化投资理念的名著,其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墨基尔(Burton Malkiel)指出,对于经理人们而言,“这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对手。年复一年,这一基准指标正变得愈来愈难以被击败。”

  发展变化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指数化其实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无所事事的投资策略。毋庸置疑,标普500指数的确代表了美国股市总市值的75%,但是这一指数绝对不是静止的。事实上,在指数最初的500支成份股当中,目前仍然保持这一身份的只有86支。其他的企业,要么是被收购了,要么是破产了,要么是已经不再符合指数的要求了。

  标普公司资深指数分析师西维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表示,“美国股市始终是在发展当中,指数自然也要随之变化。”

  当然,并非所有变化都是积极的。标普500指数是以股票的市值为根据对成份股进行加权的,这一点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尤其是在涨势猛烈的牛市当中,这一指数很容易就会成为过度投机的牺牲品。当投资者不顾价格水平盲目追捧那些大型股票时,指数就会出现极端的失衡,而这自然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大约18.5%的部分是属于科技和电信类股,22%是属于金融类股,健保类股也拥有大约12%的份额。换言之,这三大部分就占据了指数总体的一半以上。

  不过,在2000年3月科技泡沫高潮时,情况比现在要离谱得多。那时,由于价格猛烈上涨,科技类股在标普500指数当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了34.5%,同样炙手可热的电信类股也占了7.4%。当时,人们几乎已经无法分辨这究竟是原来那支代表美国整体市场的指数,还是一支代表科技和电信类股的新指数

  随后,可怕的熊市降临了,一直持续到2002年将近结束的时候。指数投资者们发现,他们曾经以为会是避风港的标普500指数竟然损失了大约一半的身家。在这惨痛的经历之后,传统的指数化投资理念开始遭到了抨击。一些稍晚时面市的共同基金和ETF试图以全新的手法重新编制标普500指数。有人以盈余和价格标准对指数进行加权,也有人更看重股息殖利率,甚至还有人推出了同权版本--无论一支股票的市值有多大,它在指数当中占据的比重都只有0.20%。

  WisdomTree Investments就提供基于股息和盈余加权的标普500指数ETF,该公司东势、沃顿商学院财务学教授西格(Jeremy Siegel)认为,这些新的替代型产品不但风险较低,整体表现也较为出色。他表示,测试发现这些策略“在熊市中抵抗力更强,波动性更弱,回报更高”。

  全球投资

  在大多数投资者眼中,标准普尔500指数就是美国股市的影子。事实上,尽管指数所容纳的成份股公司都是位于美国,但是这些公司的消费者却日益全球化了。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海外市场,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投资者而言,他们其实并不需要专门在自己的股票投资组合当中引入海外元素,因为在他们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标普500指数已经完成了这一多元化任务。

  标普的分析师西维布拉特介绍道,标普500指数大约45%的营收是来自美国之外,而且到今年年底,这一比例预计还将进一步提升至50%。

  比如,埃克森美孚(XOM)是标普500指数中最大的成份股,在指数中占据大约3.3%的比重。该公司大约70%的销售额都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通用电气(GE)是指数的第二大成份股,占据2.9%的比重,其营收大约有一半是来自海外。

  “这就像是买进一支投资全球市场的股票基金。”西维布拉特表示,“你直接和间接的海外投资其实已经非常可观。”

  规模问题

  其实,对于指数和指数化投资而言,大的未必一定就是好的,但是大的的确是强的。标普500指数相对而言是一支较为集中的指数,在这一指数中,市值最大的那些股票对于指数的整体表现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目前,指数中市值最大的10支成份股占据了其整体比重的大约20%,市值最大的50支成份股则占据了指数近一半的地盘。比如,今年迄今为止,指数最大5支成份股平均下跌6.9%,最大10支成份股平均下跌3.7%,而指数自身的跌幅大约是1.6%。与此同时,平权标普500指数却上涨了大约0.50%。

  “指数创建的初衷就是反映整体市场,而非选出最好的和最差的股票。”西维布拉特表示,“它们都有不同的流动性、市值和利润率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并不能赚钱,但是市场就是如此。”

  (本文作者:Jonathan Burton)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