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反弹可能落空 投资策略静观待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 20:56 新浪财经 | |||||||||
【MarketWatch纽约1月3日讯】过去七周牛派和熊派都遭受了挫折,因为股市基本上没有变动。 当然,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单日涨跌可观的例子,但从整个时期来看,道指一直未能摆脱一个宽度为230点、幅度约为2.1%的交易区间;按目前的水平衡量,这不算什么。
图表分析师目前密切关注着10,720点至10,730点的支撑区间,以及10,960点至10,984点的阻力区间。这个阻力区间的顶线是2005年3月的高峰,也是2001年中期以来道指到达的最高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许多人都把这个位置视为新牛市中的最后一道障碍。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太急于下结论,理由是: 虽然冬季月份传统上是一年中股市表现最好的时期,但最近几年的1月份,不是成了反弹的结束,就是出现大幅下跌。 2003年的1月,标普500指数开始了跌向当年最低点的行动;从2003年低点的反弹又在2004年1月以一个反转型态宣告结束;最后,2005年1月又成为2004年低点开始的反弹过程的终点,并导致随后数周的横向整理。 结论就是,最近几年的1月份没有成为反弹的开始,因此也没有出现所谓的“一月效应”——一种广为人知的周期性现象。从理论上说,到了年末,投资者出于节税目的而锁定资本亏损,或者单纯为了得到节期所需的现金而抛出股票,这些行为会打压股价,尤其是规模较小公司的股价。然而,为节税售股首先要有股票出现了亏损,而2005年股市是上扬的,尽管上扬的幅度很小,更何况小型股是今年表现最出色的股票,因此为节税而锁定亏损对今年是讲不通的。 正如大多数指标和交易方法一样,知道的人愈多,其可靠性也就愈低。毕竟,如果我们都知道,1月份的第一周股市会因为投资者买进遭到打压的股票而出现上扬,那我们就会在反弹开始之前采取行动。这样一来,反弹就会提前,所以华尔街现在有一种说法:耶诞节反弹代替了一月反弹。 因此,说到1月份的交易,纯粹源于周期性效应的反弹似乎已经失效几年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弹不会出现,而是说我们必须以市场本身为依据,看它过去几周中“说了”些什么。 标普500指数像道指一样,过去七周也处于一个交易区间中,几天上涨接着几天下跌,但从整个时期来看没有怎么变动。鉴于这个交易区间出现在多年高点的位置,因此具有积极的意味,表明买家只是在作休整。假如这是一个明显的触顶型态,那么卖家就会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大肆抛售并把股价迅速拉低,但这种情形实际上没有发生。因此,供应的缺乏是一个有利迹象。 当然,数月来一直困扰着股市的问题,诸如腾落线(advance-decline line)处于中间水平,每天创下52周新低的股票数量居高不下,这些都意味着市场的宽度变得非常窄。换句话说,不管股指多么强劲,这种情形并没有扩大至一般的股票,而牛市不是这样的。 我们不知道1月份的市场会是何种结局,因为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关键是看股市如何从目前交易区间突破,正如本人说过的:“涨就是好,跌就是糟。”话虽陈腐,却是真理。 如果股市从目前交易向上突破,那就告诉我们,市场需求超过了市场供应,至少对股指而言是如此。相反,如果向下突破,则意味着供应超过了需求,那就没有多少理由看好1月份的股市甚至2006年大部分时间的股市。 刚刚开始的这一年,是当前总统任期的第二个年头。传统上,这对股市是不太有利的。主要的低点倾向于发生在这种年份;假如真是这样,那么从目前高点至即将到来低点的过程只有一种可能——下跌。 我们在1月份特意提到这点,因为一旦从目前交易区间向下跌破,将引发长期的下跌行情。如果向上的突破,预计也只能推迟不可避免的下跌而已。因此,假如真的出现这种情形,那么提醒在突破时买进的投资者,不可逗留太久! 至于在一个日益变窄的市场上如何选择买进对象,答案似乎又是一句陈腐的套话——买进正在涨的!眼下,一个领涨的领域是金融类股——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与其试图从中挑选一支赢家股票,不如直接投资一支ETF——金融类S&P depositary receipts(SPDR)(XLF)。 尽管这支ETF也处于交易区间当中,但它于去年11月份从一个主要型态中实现了突破,并在过去几个月中享受了领涨的地位。当然不能保证这种状况会继续,但就眼下而言,市场中的这个部分一直在向前运动,而根据物理学原理,运动的物体便具有了动能——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科技类股试图重新掌握控制权,但归于失败;能源类股在2005年最后一周出现技术面下破;其它类股——大宗消费品类股、周期性类股、工业类股和公用事业类股——目前均低于市场表现。 跟着领涨市场的类股走,但指头不要离开停损开关。一个好的退场计画与买对股票是同等重要的。 (本文作者:Michael Kahn)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