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野村:中国为什么要救楼市?

2014年10月01日 00:0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0月1日凌晨消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滑坡到底会对经济造成多大危害?中国为什么要救楼市?日本野村证券的一项最新分析中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

  野村分析师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回暖。他们认为,如果不大幅调整政策,楼市滑坡将导致中国2014年GDP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2015年GDP增幅回落0.6个百分点,最坏一种情况是,中国GDP增幅可能大幅下滑4个百分点。

  野村分析师华长春(音)、温迪陈和萨巴拉曼(Rob Subbarama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没有捷径可循∶房地产市场如果有序回调,则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大幅回调,则会带来经济剧痛。

  他们提出了三种假设情境:

  1. 如果政府维持当前的政策步伐 — 零散实施定向宽松,今年GDP增幅将回落1.4个百分点,因为房地产的下滑对钢铁、建筑、化工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严重。

  2. 如果政府通过取消信贷限制、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方式放松货币政策,并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那么楼市低迷对中国今、明两年GDP增速的影响将较小,令2014、2015年GDP增速分别减少1.1个和0.3个百分点。这些分析师称,但从长期看,这可能会比延续当前政策的做法更糟,因为债务水平将被进一步推升,而供应过剩状况将会加剧。野村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策略,因为这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体经济出现更剧烈调整。

  3. 如果政府不采取任何行动,且房地产市场崩盘。野村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GDP增速可能会减少4个百分点。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中国楼市的低迷状态都可能会持续两到四年。

  如果从对可见GDP的影响来看,选择两难的政府最终可能不得不选择第二种方式,事实证明政府也开始这样做了。

  野村分析师称,这不是一次轻微的回调,此次楼市低迷不同于中国以往发生的任何情况,之前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收紧所致,而这一次似乎是市场力量更自然地引发。

  中国前两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分别发生在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中国私人住房市场是1998年形成的。与美国和日本等更成熟市场相比,中国房地产周期更短。前两次楼市低迷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投机而收紧政策所导致的,但市场很快好转,因为决策者改变了想法,放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应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但这次,房地产市场似乎不太可能会像悠悠球一样很快回升。野村分析师称,中国当前正受到楼市供应过剩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除非出现严重下滑,否则本轮回调可能会长期持续。

文章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中国楼市中国经济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海南原副省长谭力巨额受贿并通奸
  • 体育李娜四次哭泣透露不舍 纳达尔姜山送礼
  • 娱乐张艺谋全家福首曝光 陈婷携三子女出镜
  • 财经央行:还清首套房贷再贷款可算首套
  • 科技工信部:已为iPhone 6发放进网许可
  • 博客央视张斌:外国足球俱乐部的奇葩队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湖南作家得29分高考作文原文
  • 管清友:限贷松动吹响定向稳增长号角
  • 钮文新:今天利率静悄悄向下
  • 苏鑫:北京楼市已触底 百日将回升
  • 慕容散:马云还能给A股送几个涨停?
  • 马光远:中国距离真正世界第一有多远
  • 陈思进:美国股市还能牛多久?
  • 黄凡:A股的真正牛市何时才来?
  • 高善文:短期经济动能走弱的俩原因
  • 金岩石:马云把中国梦卖出了天价
  • 许一力:中国拿什么超越美国?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