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路透社:中国入世10年路途愈加坎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7日 23:33  新浪财经微博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2月7日晚间消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有十年时间,路透社发表报道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及中国国内补贴令贸易伙伴失望对中国造成麻烦,可能在WTO内部引发更多摩擦,超出其过去10年所习惯承受的范围。

  10年前中国入世前夕,反对者警告称开放市场将使中国经济发展蹒跚不前。现在毫无疑问入世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然而中国在WTO的下一个十年将会很不容易,部分原因是中国虽然按照WTO的规则开放了许多市场,然而却仍大力补贴关键行业。中国对清洁技术的补贴已让贸易伙伴极为不满,然而根据一项最新的战略性产业投资计划,这一补贴仍将增加。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其它国家正在奋力增加出口,中国的国内补贴只能导致摩擦增加。新加坡国立大学WTO专家、法学教授王江雨表示:“中国经济体系的有些方面与WTO基于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本不一致,最初几年成员国还能容忍,但是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增加,反对中国的浪潮将越来越大。”

  专家称WTO近期的一项规则要求,国家支持的低成本融资和土地造成不公平优势,这将导致其它国家对中国的反补贴投诉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国家支持型的经济模式来说无异是直指要害的贸易武器。

  迄今为止,WTO成员国已通过反倾销案对抗中国的贸易政策,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因为按照2001年谈判时的条款,中国仍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寻求起诉证据,一国可将中国产品的价格与第三国作比较,而第三国通常是产品价格较高的市场经济国家。

  这一中国认为不平等的条款将于2016年到期。WTO近期的一项决定称成员国必须对银行融资、土地价格以及采购价格方面的国家参与行为进行解释,这意味着在反补贴案将采用与反倾销案相似的招数,即利用第三国较高的市场利率与价格为标准表明中国存在价格补贴。本质上讲,中国在2016年以后仍将为自己的非市场经济补贴受罚。

  香港大学(微博)法学教授陈伦林表示:“中国的土地和银行都归国有,对其低成本融资和低地价提出挑战相比抓住低价倾销不放更具侵犯性,是在向‘中国航母’开火。等于对中国说:我们不喜欢你控制和监管银行的方式,也不喜欢你监管土地的方式,还不喜欢你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所以,改变这一切。”

  反补贴报复已然开始了,绿色能源就是战场。11月初,在美国企业呼吁对中国光伏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后,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展开了调查。作为回应,中国也正在调查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陈伦林称:“这更像是一场以牙还牙的商战,都在围绕着反补贴法展开。”(羽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