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元区前景变幻莫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5日 01:29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蔚华

  欧债危机前景堪忧

  欧债危机的字眼,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词汇,所谓万众瞩目。确实,欧债危机的前景到底如何,关乎世界经济的命运。

  那么,欧债危机到底前景如何呢?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现在只能说“变幻莫测”。

  10月底,欧盟峰会上所达成的几项成果:EFSF通过杠杆扩充规模、银行业重组、希腊债务减记规模扩大、意大利财政改革,似乎给全球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G20峰会前夕希腊一意孤行要进行全民公投的决定,又给欧洲局势蒙上阴影,让我们充分感受到17个成员国组成的欧元区要形成合力所将面对的坎坷。

  我们发现,此次的欧洲危机与以往都有所不同。曾经被资本市场认为最为安全的主权债务,遭遇到了秋扇见捐的命运,如今沦落为被投资者纷纷抛弃的对象,风险陡增。而欧洲危机的情况,也比以往都更加复杂,正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首席经济学家Norbert Irsch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的,“欧洲的危机乃是政治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竞争力危机的复合体”。

  如果要简单描述当前的形势,那就是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为首,违反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下称《马约》)的规定——财政赤字占GDP的总量远超3%,债务占GDP的总量远超60%。市场因此对它们失去了信任,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且持有大量这些国家债券的欧洲银行的命运与之紧密相连,公债危机传导至银行,涉足欧洲债务的大型银行如今都战战兢兢,流动性紧张的传闻不胫而走。

  另外,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曼氏集团(MF Global)已经在欧债危机中“阵亡”。而为了削减债务和赤字、以达到《马约》的要求,各国都开始计划或已经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银行努力去杠杆化来降低风险;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又导致欧洲的经济增长缓慢。本来如德国这样增长较为强劲的国家,为了捍卫欧元,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EFSF救助资金的规模恐怕还要持续扩大,2013年即将实施(很可能提前至2012年)的ESM也需要大量资金,这反过来又给解囊相助的国家添上了预算的重担。

  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出现的问题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种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

  首先,是欧洲的高福利和人口老龄化,使得各国政府预算压力不断扩大,短期难以解决。

  高福利制度开始于二战结束后,当时,发达国家以高税收来支撑高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在相当阶段内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但我们也要看到,它也产生了长期负面影响。税收高和劳动力成本高昂,使得发达国家产业资本不断流向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逐步萎缩,去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出现“空心化”进而导致税基下滑,就业机会减少,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加。高税收又抑制了投资和创新的动力,让欧洲国家的竞争力急剧下滑。

  而素有“人口负增长”之称的欧洲,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的地区。以法国为例,据统计,法国6500万人口中,有接近20%的人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善的养老体系使养老金成为一笔巨额的支出。如果欧洲各国改变现有的福利制度,会引起社会动荡,而如果政府依然为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大幅支付养老金,财政压力则会让政府喘不过气来。

  一方面是“减赤”压力,一方面要安抚选民和维系经济增长,欧元区政策可谓首鼠两端、举步维艰。“欧元之父”蒙代尔在近期的会议上说:“由于医疗的改善,欧洲很多国家人均寿命达到82岁,这就给养老金体系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所以,福利制度需要调整,所有国家都要进行调整,不仅仅是这些南部的国家,还包括德国。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龄,那么未来是不能避免这样的债务危机再次出现的。各国不可能通过不断地发债来购买福利,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至欧洲,欧洲各国为了救市,大规模举债以刺激经济,债务规模陡增,也成为了后来欧债危机的导火索。

  其次,我们应看到,欧元制度具有设计缺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统一,欧洲央行不是最终贷款人。

  2008年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主席的卡恩说:“我所知道的国家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自己的货币,却没有财政部长来管理经济的。虽然我们的央行非常强大,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没有真正管理经济的人。”而欧洲50论坛主席、法国前财长Edmond Alphandery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他之所以创建欧洲50论坛,是因为在建立欧元之时,他就深知,欧元建立后欧洲一定会出现危机。欧元的存在让欧元区17个国家可以共享相同的货币政策,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不必再为汇率波动而担心,但欧洲却未能有一个统一的财政部,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分化。

  欧元区过去十年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没有伴随着好的财政政策和地区政治的统一,欧洲央行为减少一些国家的流动性风险,只能通过不断地举借新债来偿还旧债,而核心国家也因央行持续的财政支付转移而蒙受损失。欧洲央行又不能如美联储或各国央行那样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导致欧洲央行无法通过开动印钞机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

  再者,欧元给成员国带来了汇率稳定的环境,却意味着各国不能再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提高本国竞争力。

  欧元区国家想要在剔除了汇率波动的货币区完好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活力就必须得到调整。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调整和改革无法一蹴而就。调整的速度与决心也与欧洲国家的民众素质有关。中国有一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慵懒享受的欧洲民众,让他们迅速变得勤劳肯干恐怕还有相当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时报》主笔David Marsh在《欧元的故事》一书中提到,欧元引入的低利率时期,德国利用低利率的环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而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家则在此期间大肆举债,引发房地产泡沫。危机之后,完成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德国变成了欧洲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而西班牙等国家房地产泡沫被戳破,经济一蹶不振。

  欧元区如何面对挑战

  如今,探讨欧洲或是欧元命运的文章和报道充斥着媒体,近日记者带着自己的疑问,赴欧洲了解当地情况,访问欧洲各界人士,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无论是德国还是希腊,都不认为会有国家退出欧元区,因为代价巨大。

  法国前财长Edmond Alphandery和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以及现任总统萨科齐的顾问Jacques Attali同为《马约》起草者,他们分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一种看法:不会让任何国家离开欧元区,而且《马约》上也不允许国家退出欧元区,退出没有路径。

  而法兴银行法国首席经济学家Michel Martinez则用数字测算出了“退出”的成本:

  德国离开欧元区,会使制造业受损和金融部门严重损失。如果德国决定离开欧元区,重启德国马克,那么首先,德国马克会升值30%,制造业严重受损,市场份额减少,经济损失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15%;其次,德国金融部门将会面对巨大困难。因货币更换后,银行的负债将会以新货币(即德国马克)计价,德国居民会储蓄马克。而银行部门的资产将会以欧元计价,即银行部门买入的债务(从法国或意大利买的)会以欧元计价,资产负债表会出现巨大缺口,使得德国不得不重新调整银行的资本结构,而这又会造成巨大损失,损失额可能占GDP的比重达到20%~30%。

  希腊离开欧元区的代价则是政府、金融部门和公司统统违约。如果希腊启用新货币,新货币贬值至少50%,会刺激出口,但金融部门陷入艰难局面。当然,在此情况下,因为以欧元计价的债务实在太高,希腊政府会更愿意选择违约,金融部门也必须重新资本化。因为希腊政府要违约,给银行体系带来的打击会非常大,银行体系负债会以欧元计价,资产以欧元计价,银行体系、公司也很可能会对他们以欧元计价的债务违约。这对希腊经济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另外,根据德国Kfw银行的测算,如果没有欧元,德国在过去两年年均经济增长将比现在减少2.0%~2.5%,大概500亿~600亿欧元。

  第二,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意大利),与政府领导不力有很大关系,但增长潜力仍在。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是欧元区经济最脆弱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意大利出大问题,不仅欧洲经济将崩溃,甚至会拖垮全球。

  然而,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法国和德国,当记者提到意大利问题时,各界人士都觉得意大利是个富裕国家,本身并不缺少经济增长的潜力,而因为当前贝卢斯科尼所领导的政府缺少公信力和切实可行的经济计划,才导致意大利经济低迷不前。意大利人对当前政府的抵触情绪相当强烈,无论是身在OECD的高管,还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还是经营着世界品牌的商人,都对贝氏政府感到绝望。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Paolo Guerrieri说:“意大利的经济情况很关键,但没到令人绝望的程度。而意大利的政治形势并不是那么关键,却已经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意大利的核心问题是领导层现在根本无能力应对危机。”

  意大利一名很有政治前景的官员对记者表示,“现在意大利的问题是领导层缺少公信力,人们已经不相信贝卢斯科尼可能有能力领导意大利取得经济进展,所以我们陷入了政治的僵局。其实意大利被降级,多数也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评级机构评估到,当前的意大利政府难以成功地进行意大利所需要的改革,我对此很确信。”

  第三,欧元不会崩溃,但欧元存活之下的欧洲,将面临低增长局面。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Paolo Guerrieri表示:“我对欧元的存活非常有信心。但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欧元存活,欧洲经济将面临一个什么局面?欧元区可能经历0~1%的增长率、大规模的失业、竞争力不强等困境,欧元的存活意味着未来十年欧洲经济的停滞。因为如果像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继续留在欧元区,他们的经济增长会不会一直处于接近于0的水平。”

  而法兴银行的Michel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欧元区会避免衰退的发生,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将非常低,我们称之为‘stall speed’(失速增长),也就是说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经不起任何的冲击。”

  第四,长期来看,欧洲统一财政是大势所趋,但要耗时多年。

  关于财政统一问题,在笔者所访问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银行家中,几乎都认为欧洲未来要走这一步。法国前财长Edmond Alphandery说,“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第一步,这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但我们必须开始这么做,因为没有一个货币,是可以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机构而单独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建立财政统一。”法国前总统顾问Jaceques Attali认为统一财政是欧元区的唯一出路。而身为意大利人的副秘书长兼OECD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告诉笔者:“欧洲正一步步朝着财政一体化的方式推进。而且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推进财政一体化,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欧元则会崩溃。”身为德国最大州NRW的财政部长Norbert说:“欧盟的未来取决于它们一体化的进程。不然我们还会继续遭受到市场对个别国家金融投机所带来的困境。统一财政政策会避免这一困境的发生。”蒙代尔说:“欧洲需要建立一个新机制来促进他们的财政赤字的削减。因为他们需要加深政治的融合,不仅仅是在金融方面,而且要在政治方面进一步的融合。”

  不过,欧洲财政统一还需要很长时间,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远水救不了近火。解决眼下欧债问题的方法可以扩大EFSF的规模,可以是提前ESM的时间,也可以为问题国家国债作担保。而最终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还是调整经济结构,做出实质性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使经济获得持续稳健的增长。

  第五,2012年意大利和法国政府换帅几率大。

  对于2012年的各国大选,欧洲人士(尤其是本国人士)普遍认为意大利和法国将换帅。意大利国内认为将由技术派上台执政。而历史经验表明,技术派政府领导下的经济往往会取得一些不错的进展,诸多改革也将顺利实施。法国方面,萨科齐的支持率一直下滑,记者询问了巴黎当地的老百姓,他们没有一个人支持萨科齐;我又询问了一些官员、经济学家、银行家,他们也都认为萨科齐再次当选的几率偏小。而社会党奥朗德则很可能在2012年成为法国新总统。但是缺少国际经验的他能否领导法国应对好当前全球性危机,是个问题。

  第六,法国主权债务可能会被降级。

  随着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遭到评级机构调降主权债务评级,法国主权债务评级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一方面法国经济增长乏力;一方面为救助欧元区,法国也将付出大笔资金,给其财政预算增加压力。法国总统顾问Jacques Attali认为,2012年法国将要面对的问题有:公共债务占GDP达100%,400万失业人口,700亿欧元外债,竞争力急剧下滑,去工业化进程飞速,能源与环境选择的不确定,贫困人口增加,中产阶级不安定感陡增等。

  康德说,“一只鸟在奋力飞行的时候感受到强烈的空气阻力,于是就想,要是能够在真空中飞行就省力多了。”对于欧洲来说,欧元令他们感到了阻力,可是,欧元却可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只有欧元阻力的存在,才能迫使他们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只有欧元空气的存在,才能让他们浴火重生,一改多年的经济结构失衡与竞争力不足之顽疾。

  所以,记者个人认为,欧元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则势必曲折。在经历了诸多困境和阻力之后,欧洲可以更强大,可以更团结,但一切的前提,都要看欧洲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