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盛:超级明星公司跌落凡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9日 17:01  新浪财经微博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0月19日下午消息,投资银行业的不败传说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周二发布了2011财年第三季财报,净亏损达4.28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原因是市场动荡导致承销业务下降、交易收入减少。这是高盛1999年上市以来第二次交出亏损季度报表。尽管其它银行的投行部也存在问题,但是高盛表现更糟。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还不能确定高盛的亏损是市场短期动荡引发的暂时现象,还是该行长期以来商业战略错误的信号。然而不管怎么说,这家领袖公司的亏损表明,大银行仍在为如何在疲弱的经济环境和严厉的政府监管下前行谋求出路。

  银行业咨询师肯-托马斯表示,高盛交出的亏损季报是金融危机远没有结束的最好证明。

  分析师指出,高盛更容易受到股市动荡的影响。由于担心欧洲银行不够稳健以及希腊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股市一直承压,原因是这些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国债。

  高盛严重依赖以市场导向的投行业务,收入依赖诸如债券交易和承销IPO等业务。当投行业务岌岌可危的时候,高盛就不像经营普通的借贷业务的银行那样好调整了。

  高盛CFO大卫-维尼儿(David Viniar)在一次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称,他相信经济和市场最终将会改善。他表示:“上周大盘普涨,昨天则下跌,市场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人在某个时刻说了什么。”

  高盛因称雄华尔街而闻名,现在却不同了。美银的投行和交易部门三季度报亏损3.02亿美元,营业收入下降26%,而高盛总营业收入下降了60%。花旗(Citigroup)的证券和投行业务部除去会计利得的营业收入下降12%。

  高盛三季度的亏损包括投资中国工商银行(ICBC)亏损的11亿美元,投资其他股票的10亿美元以及债券和贷款造成的9.07亿美元。

  尽管最近一个季度报亏,维尼儿仍表示高盛不会去改变其长期策略,他强调高盛的投资决策“以往有过辉煌的战绩”。

  高盛还拥有在竞争对手破产时自己安然屹立的经历,度过了击垮或摧毁同行的金融危机,只在2008年末出现一个季度亏损。美银和花旗自2008年初以来都有6个报亏损的季度。

  高盛还培养了数位政府高官,包括前财长汉克-保尔森( Hank Paulson)和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还有新泽西州前州长乔恩-科尔辛(Jon Corzine)。

  同时,高盛充当了监管者、立法者和抗议者的攻击焦点,一部分人认为高盛是导致金融危机的贪婪和高风险实践的缩影。高盛三季度留出5900万美元作为法律诉讼和监管诉讼的费用,因为其一直面临监管罚款、调查和其他问题。

  高盛也精简了一些部门,7月间曾表示将会裁员1000人来降低开支。截止本周二,高盛拥有34200名员工,比上一季度减少1300人。

  部分观察家提出疑问:高盛会不会舍弃其银行控股公司的身份,即使那样高盛会解脱出来在投行业务中赚更多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均在2009年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从而更易获得资金,但也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

  曾在美联储当银行查账员的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如果他们继续保持银行控股公司身份,前景并不是那么光明。”高盛发言人斯蒂芬-科恩(Stephen Cohen)称高盛没有转变这一身份的计划。(羽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