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兰-克鲁格:如何解决美国失业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1日 01:33  第一财经日报

  盛媛

  在美国失业率维持在9.1%高位,严重影响总统奥巴马的支持率,乃至很有可能影响奥巴马的连任竞选之际,白宫一边表示任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劳工经济学家阿兰·克鲁格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边不断为即将推出的刺激就业计划吹风。

  8月29日,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表示,将仰赖克鲁格提出“坦率的建议”,降低失业率,帮助恢复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此时,克鲁格就站在其身边。

  尽管美国总统在任命高官时往往都不吝美言,但此次,奥巴马对克鲁格的人事任命被外界视为其聚焦就业和经济复苏的最新努力,被视为美国顶尖劳工经济学家的克鲁格也站到了前所未有的聚光灯下。

  在象牙塔和白宫间自由游走

  克鲁格于1960年9月出生,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和公共事务教授,从教逾20年。1994年至1995年,他担任美国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克鲁格担任美国财政部助理财政部长、首席经济学家;他从财政部辞职后,返回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以失业率、最低工资、劳工需求、收入分配、劳工教育及法规研究著称。

  “阿兰·克鲁格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这几十年间,他研究并找出了政府内、外部的经济政策。”奥巴马说,“在本届政府前两年里,我们一直在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阿兰作为财政部首席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建议的价值已被证明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美国有2500万人失业,因此,让这个国家最杰出的劳工经济学家领导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再合适不过了。”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劳工部部长的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瑞奇对克鲁格的任命颇为赞赏。

  在上世纪80年代,克鲁格还和奥巴马政府前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共同撰写论文,强调工资存在显著差别,显示劳工市场并非有效运作。

  1997年,克鲁格曾与他人合著《神话与计量学:最低工资的新经济学》,主张适度调高最低工资,不但可提高劳工收入,对就业率影响不大,甚至还可以增加雇用人数。该观点挑战了经济学传统学说,即提高最低工资会导致就业下降,但给支持提高最低工资的人以有力的学术支持。

  而在2009年,他在《纽约时报》撰文支持从2011年开始增收消费税,他认为征税不但能增加税收收入,同时还可以利用消费者在征税前抢购商品的心理,刺激消费。但他同时警告称,此举可能会对穷人影响较大,但政府就是应该做出艰难的抉择。

  除了研究劳工市场外,克鲁格对恐怖主义根源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多种议题都颇有兴趣。他曾在2007年的《什么造就了恐怖分子》一书中,从微观经济分析的角度,指出美国不应浪费时间,企图通过援助和教育来打击恐怖主义。

  有华盛顿观察家称,克鲁格在学术象牙塔和华盛顿联邦政府部门之间自由游走的能力令他成为这一职位的理想人选。作为克鲁格的前“老板”,瑞奇认为:“他并没有企图生硬地用理论硬套事实。”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曾在1999年~2001年间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马丁·拜利对克鲁格的评价则是“思想开放,而且为推动劳工市场,可以做任何事情”。

  8月29日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对克鲁格的任命时,奥巴马称,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提供关键的分析,“不是建立在政治、狭隘的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证据之上。”

  政治挑战

  克鲁格的任命恰逢美国就业市场遭遇了金融危机大萧条、异常疲软之际。目前,美国贫困率为14.3%,达到了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的最高点。可以预料的是,在克鲁格努力制定促进就业市场战略之时,他将会面临国会共和党人来自政治上的反对压力。此前,在很多经济学家表示美国需要财政刺激计划,推动疲软的美国经济增长时,共和党就持坚决的反对态度。

  再退一步说,克鲁格的亲劳工立场,被有些分析人士认为与共和党的重商立场冲突,或许国会共和党人不会轻易让克鲁格的任命案过关。

  此刻,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正在打赌,个人风格强烈的克鲁格在面临这些挑战时,不会轻易颓丧。“这是大萧条以来最差劲的劳动就业市场。现在是采取大胆果断行动的时候了,总统需要知道什么必须为之,无论是否有政治可行性。”瑞奇说。

  曾在1995年~1997年间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认为,克鲁格应该成为“能够创造就业、防止经济增长失衡,以及最终让奥巴马将上述两点作为其连任竞选纲领重要部分的”一个主席。

  “美国作为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的形象越来越弱,美国人并不希望听到这些。”斯蒂格利茨补充称,“阿兰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让所有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们用一种不敌对的方式来讨论它”。

  但很有可能的是,已经将在奥巴马任期内拒绝增加任何政府开支作为其核心政治理论的共和党,同样也将拒绝考虑新的刺激计划。若果真如此,克鲁格将不得不忙于面对并协调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