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美会采取较长时间的宽松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6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康子冉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北京演讲时表示,9月份全球经济将出现新的波动,中国政府应藏汇于民,推动民间力量向海外投资。

  李稻葵指出,9月份的这一轮波动不会像2008年那样剧烈,世界经济局势可能会在年底基本稳定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一宽松的态势可能会持续5到10年。

  “这个宽松还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宽松,比如利率降低,而是数量型的。”他说,“发达国家第一轮的金融动荡,是私人部门的危机,第二轮是政府的危机,私人危机能通过政府发债的方式,借助国家信用的模式弥补,但是国家信用出现问题,只能用国际货币的信用,美元欧元作担保,购买国债的形式来弥补。”

  8月上旬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已经决定维持零基准利率一直到2013年中。此前业界人士也认为,8月底与9月中是进一步推动QE3的时间窗口,美联储或将在8月底作出QE3的暗示。

  李稻葵预计,全球经济基本稳定可能出现在10月份后,届时全球金融市场价格会出现结构性调整,股票价格的两极分化会日益严重,信用评级比较高的公司股票、货币会升值,比如澳元、加元、瑞士法郎,这是这一轮金融动荡尘埃落定之后的结果。而对于美国国债,他认为在动荡期间可能表现还不错,但是动荡之后一定会有所下降,因为避险需求不再。

  对于流动性过剩的全球经济下,中国的应对之策是什么这一话题,李稻葵指出,未来十年的大趋势是美欧等国的国际货币信用会随着宽松政策而降低,届时大量金融资产还是会涌向中国。他认为中国应该藏汇于民,把流入中国境内的外汇交给企业和家庭,对资源型发达国家、德语区等制造业强国进行海外投资。因为这些国家和中国存在高度的互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