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美银行寒风阵阵 二次危机阴影重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 01:5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杨博

  银行股成“弃儿”

  由于经济复苏疲弱,过去一个月内全球股市出现大幅动荡,银行股成为市场恐慌情绪的“宣泄口”。统计显示,过去一个月内标普500金融股指数累计下跌25%,欧洲斯托克600银行股指数累计下跌2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和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的跌幅约为16%。

  分析人士认为,欧美经济基本面不好,加之美债评级下调、欧债危机加剧等因素一时汇聚,将金融市场迅速推向恐慌状态。对经济“体温”最为敏感的银行股自然成为抛售首选。

  在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看来,欧洲银行过分暴露于现金短缺国家欠下的具有潜在风险的债务之中,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而华尔街大行的欧债风险敞口虽然不大,但其面临的美国经济复苏疲弱、楼市崩盘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化等风险也不容小觑。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两周前欧洲部分金融市场一度出现交易空白的局面,一旦市场冻结,恐慌情绪蔓延,最先受打击的就是银行。不过,他表示市场目前比较“情绪化”,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并没有2008年那么糟糕。

  “一旦有类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信号出现,市场就会做出抛售反应。”费城信托公司首席投资官希杰拉认为,恐慌情绪不时来袭,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态度犹疑不定,预计两三年内市场都不会对这一板块有太多信心。

  欧洲银行闹“钱荒”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徘徊不去,令市场开始担心希腊或不可避免地出现债务违约,从而迫使欧洲各大银行不得不减记更多欧洲主权债资产。由此,不少投资者不再将资金投向持有较多欧洲外围国家主权债务的银行,欧洲资金市场一度陷入“钱荒”。

  为应对信贷紧张局面,欧洲央行本月开始提供6个月期无上限贷款,并向一家未知名的欧元区银行提供了数十亿美元授信,这是今年2月23日以来欧洲银行首度获得央行授信。而欧洲央行的上述举动,也与2007年-2008年间应对市场资金紧张的举措如出一辙。

  不过尽管能够获得央行授信,但由于对欧债风险怀有恐惧,更多的欧洲银行仍选择囤积现金,惜贷情绪高涨。8月22日,衡量银行间借贷意愿的指标——欧元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隔夜指数掉期利率间的利差(Euribor-OIS)扩大至67个基点,较月初扩大近一倍,为2009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彭博数据显示,该利差在2008年10月10日曾达到206.9个基点,而当前水平刚好与2008年9月中旬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水平相当。

  另据欧洲央行的统计数据,8月19日欧洲商业银行在欧洲央行中的隔夜存款规模达到1059亿欧元(约合1520亿美元),几乎是今年平均水平的三倍,远远超出银行间借贷规模。而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末,欧洲央行隔夜存款规模曾连续数月保持在2000亿欧元以上的水平上。

  考虑到隔夜存款的利率仅为0.75%,而贷款利率为0.89%,如此规模庞大的存款无疑意味着欧元区商业银行已经“用脚投票”,选择放弃更高回报,转向收益率较低但更安全的储蓄模式。

  不止如此,美国投资者也开始“逃离”欧洲银行债券。惠誉8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美国最大的10只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的欧洲银行证券比例已经较6月底下降9%,较5月底下降20%。报告称,上述基金共持有总值6580亿美元的欧洲银行证券,而后者整体规模为1.53万亿美元。

  华尔街尚存隐忧

  相比于欧洲银行业的风雨飘摇,华尔街的情况目前稍显乐观。彭博社援引华尔街内部人士消息称,美国融资市场目前未出现2008年式的“冻结”状况,美国银行业仍在开展业务,且未出现大规模的储户挤兑。

  据咨询公司CreditSights本月初发布的报告,华尔街五大银行目前总计拥有1.49万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足以应对市场变化。而高盛集团分析师也在最新报告中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银行业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为10%,较2008年时的水平已近翻番。

  此外美联储的数据也显示,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目前持有的现金和证券占资产比例达到30%,较2007年10月金融危机初露端倪时22%的水平有所上升。

  对此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IFMA)执行副主席兰迪·史努克表示,美国金融系统目前“拥有更多资产、更多流动性以及更低的杠杆”,眼下最大问题还是整体经济环境和经济增长状态不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华尔街前景无忧。资料显示,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新增房贷中有近七成贷款是可调息抵押贷款,此类贷款申请初期(通常为五年)实行较低的固定利率,一定时间后其利率将参照一定的特定市场标准变动。美国媒体预计,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重置的最高潮将在2012年到来,并在此后一年内维持在高水平,这意味着抵押贷款违约潮即将出现。

  罗素投资亚太房地产投资主管马丁·莱姆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预计,从现在起到2014年,美国将有约1.4万亿美元抵押贷款到期,这可能引发相当大规模的银行止赎。分析人士认为,贷款违约潮爆发将进一步加剧止赎危机,导致美国银行业更多的资产减计,给金融系统带来风险。

  欧债危机步入新阶段

  通常来讲,银行日常运营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短期拆借。由于担心承担更大损失,多数欧洲银行眼下吝于借贷。市场开始担心,银行间拆借市场的“短路”将导致2008年全球信贷市场瞬间“冰封”的局面重演。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已经处在“草木皆兵”的状态,随着欧洲银行业流动性进一步吃紧,在遭遇突发性事件时欧元区银行业的确存在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更为令人担心的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银行业健康状况之间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叠加、放大的可能性。

  对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旗下资本市场研究机构分析师亨廷斯表示,银行业风险再现,标志着欧债困局步入新的阶段。“投资者已经提高了对主权债务和金融机构风险的双重担忧。”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欧洲银行体系流动性枯竭和融资困境不仅破坏了金融部门救助欧债危机的能力,也可能导致私人债权人参与救助计划流产。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业恶化之间形成的连锁反应,让新一轮金融危机的脚步迫近。

  如果新一轮危机爆发,欧洲经济体将很难再用应对2008年时危机的措施“施救”。由于政府负债大幅上升,再像2008年-2009年那样向银行注资的空间已经不大。数据显示,欧洲央行目前资产负债表规模较2007年8月已经增长73%。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