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师琰 伦敦报道
世界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Shell)对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不断飙升的需求充满信心。壳牌准备在2011-2014年内拿出1000亿美元投资于新项目,以保持其上游产业的成长性并巩固下游产业战略。
“到2014年,我们可能将有超过30个项目启动。”壳牌首席执行官Peter Voser3月15日在伦敦召开的战略说明会上对本报记者说。
该公司目前已有20个在建新项目,另外10个重点项目的最终投资决定将在2011-2012年内做出。这些项目包括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在加拿大的油砂AOSP项目,在墨西哥海湾和马来西亚Malikai海湾发现的深海油气开发项目。
壳牌希望藉此实现2014年日产370万桶石油和天然气的目标。
Peter Voser表示,壳牌将继续出售非核心业务,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充作未来投资的部分资金。过去5年,壳牌资产出售所得已超过300亿美元,预计今年还将回笼50亿美元。
壳牌已经精简其分布全球的庞大下游资产,2010-2012年的下游资产出售计划大量工作已完成,并为其带来470亿美元的收益。
受益于油价上涨,壳牌15日当天公布的2010财年利润近乎翻番,达到186亿美元。比起竞争对手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显然幸运得多,后者因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影响,2010财年亏损49亿美元。
壳牌首席财务官Simon Henry向本报表示,今年将对中国追加投资4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在天然气领域。
《21世纪》:日本的核事故已经触发许多国家重审核电发展战略,你认为这将给能源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Peter Voser:日本的核风险将如何影响能源市场的走向,目前对此做评论还太早。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投资,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壳牌不会因为周围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将从现在到2012年增产6%,到2014年增产12%,到2014年可能将有超过30个的项目得以启动。
我们都看到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能源的需求增长如此之快,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始终努力跟上供应增长。
《21世纪》:那你怎么看全球将更早面对一场能源危机的可能性?
Peter Voser:现在很多国家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都很关注,担心是否会发生新一轮的能源危机。但是,如果说对油气需求的增长是因为核能应用政策的变化,目前做出这样的判断为时尚早。
《21世纪》:日本的核事故是否已直接影响到壳牌在当地的业务?你提到目前壳牌的船只仍在继续将货物运往东京湾,这些船是否会受到影响?有什么相应的应急计划吗?
Peter Voser:我们在日本的三个炼油厂受影响的程度以及能恢复生产的规模,目前我们还在继续调查,在当前形势下做出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我们需要时间。我们在日本有1100名员工,很明确一点,对我们来说他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关于船,我们有两艘运送能源的船舶上周末在东京湾卸货,我们的员工和船员根据当时的形势来评估卸货操作是否安全可行。到目前为止,两条船的燃油卸货操作一切顺利,但我们对接下来的卸货操作并无计划,我们必须逐案评估,同日本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以制定最安全的操作方式和时机。
《21世纪》:清详细介绍一下壳牌在中国市场新的投资与合作计划?
Simon Henry: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将占到全球需求增长的一半, 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也将占到全球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
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中石油都是我们主要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我们跟中石油在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合作。在中国国内,我们拥有40亿美元的投资,而且今年将会追加另外4亿美元投资,投资主要集中在天然气领域。
我们也正进一步加强同中国主要天然气供应商的合作,显然,在天然气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