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多基金经理制效果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9日 01:07  第一财经日报

  刘田

  私募基金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基金经理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两位以上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多只产品或分别管理多只产品的现象在大规模私募公司已经“司空见惯”,更有人美其名曰“双核”或“三剑客”。

  “私募基金目前的多基金经理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好买基金总经理杨文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一种是合伙制,每个基金经理都持有股份,但持股比例可能不一。另一种是项目合作制,新引进的基金经理不占有公司股份,但享受产品收益提成。

  据了解,私募引进新的基金经理更多是由于规模扩大,为了增强投研实力,延续业绩而采取的正向行为。据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产品在5只以上的34家私募公司中,有13家采取了多基金经理,比例高达38%。产品在5只以下,这比例将大大降低。但多基金经理制究竟有没有到达1+1>2的效果呢?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18家产品数量在5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公司发现,同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业绩最好和最坏的极差从2.35%到34.39%不等,拥有多位基金经理的私募业绩分化远远大于仅有一位基金经理的私募公司。

  “这种业绩分化非常正常,只要和投资者解释说明就可以。”杨文斌表示,有的是每个人管理产品投向不同、有的可能是基金经理风格不同,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同一基金经理旗下产品采取不同策略的现象。“比如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有的采用激进策略,有的产品更偏保守。”

  各展所长:从容、睿信

  不得不说,作为去年业界风靡一时的“行业基金”之风是从私募刮起的。

  2009年10月,时任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的姜广策和吕俊碰在一起,姜广策向吕俊建议,“为什么不发一只行业基金,比如做医药”。吕俊对姜广策的建议非常感兴趣,两人当场一拍即合。2010年4月姜广策加入从容投资,6月30日发行国内第一只行业基金从容医疗。据了解,姜广策和吕俊在投资决策上相互独立,有独立医药研究员直接向姜广策汇报。

  从业绩上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吕俊管理的11只产品由于成立时间不同,2010年收益率从-7.65%到8.67%不等。从容医疗1期收益率为46.83%,走出独立业绩。

  与从容有类似现象的是睿信。根据好买基金中心的统计,睿信旗下5只成立满1年的产品中,2010年收益率极差为23.26%。睿信业绩的差异,也是来源于基金经理的不同。睿信旗下由王丹枫管理的睿信成长1期2010年上涨23.26%,而李振宁管理的睿信1~4期则亏损10.99%~2.12%不等。

  两名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相同,但个人偏好的行业个股有所差异。李振宁主要投资在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而王丹枫的“睿信成长1期”则主要投资在消费类弱周期性行业。体现在净值上,2010年,睿信1~4期基本上与沪深300指数保持相当的净值走势,而睿信成长1期则走出了脱离指数的独立行情。

  王丹枫对本报表示,基金经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在于精选个股,产品在仓位上保持积极。“基金经理之间的沟通仅限于研究层面,基金经理投资的股票70%必须来源于股票池,30%由基金经理自己把握。在仓位方面,公司没有统一要求,如果净值出现严重变动,风控部门才会调整。”

  团队作战型:朱雀投资

  “我们三岁了”,走进朱雀投资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文化墙上的这一排字。在三年的发展过程中,朱雀一直以来打的就是“团队牌”,拥有一套完善的投研制度。一方面,同大多数私募一样,朱雀采用增聘资深研究员的方式,来应对基金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朱雀拥有李华轮、梁跃军、张延鹏、陈秋东、王欢、张海地、时红7位基金经理。朱雀方面也透露,今年还会增加两位基金经理,9位基金经理在私募基金中并不多见。

  从业绩上来看,根据好买基金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朱雀旗下成立满一年的13只产品中,2010年收益率最高的为21.54%,最低的为8.42%,差距为13.12个百分点,大多数产品业绩集中在10%~18%之间。这种较小的差距和朱雀的“团队作战”模式相关。

  “基金经理的投资99%比例必须来源于股票池,股票池外品种投资权限仅有1%。”朱雀投资合伙人、投资副总监张延鹏告诉记者,朱雀每年会确定大的行业投资方向,股票池股票大多从这确立的投资方向来选取。“当然根据市场状况,有一些投资方向之外的超跌品种也会进入我们的股票池,股票池股票一般在200只左右。”

  另外,朱雀每个投资经理都负责行业研究工作。“每周开两次例会,投资经理都会参加,大家会讨论股票池的入库、出库、调整级别等,例会的时候大家对投资交流比较充分。”

  在仓位策略方面,朱雀也会有统一要求。“我们仓位总体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张延鹏表示,比如在12月下旬大家开会一致投票通过要把仓位由“高仓位”降到“低仓位”,那么每个投资经理都要执行。“当然投资组合里的品种很多,可能‘我降消费、他降金融和地产’,这个没有硬性要求。”

  每个周末的时候,行政部门也会向每个投资经理发送相互持仓报表。“基本上对方的持仓状况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也会相互交流,为什么买这只股票、看好的原因等。因为每个投资经理都持有公司股份,只有整体业绩上去了,每个人分享的盈利才会更多。”

  “朱雀追求的是长期发展,单靠一两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张延鹏表示,投资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当每个人的投资能力成长了,公司规模扩张后,才可能对业绩没有太大负面影响。“现在的制度一方面让大家有不同的声音和思路,另一方面也会相互启发,而且有相应激励机制。从最后结果来看,业绩偏差其实不是特别大。”

  分道扬镳型:金中和、新价值

  当然,有人合作亲密无间,也有人分道扬镳。目前基金经理不仅是“公奔私”频繁,“私奔私”的也不在少数。很多私募合伙人在共同创造辉煌后,由于理念、利益分配或者执业追求而分道扬镳。新价值和金中和正是其中代表。

  金中和的主创人员几乎都来自券商,清一色具备15年以上投资经验。金中和首席执行官曾军曾是大鹏证券首席投资经理,研究总监彭迅也来自大鹏证券,2000年~2006年历任大鹏证券首席分析师、大鹏证券中外合资基金筹备组负责人,加入金中和后负责财务分析与数模化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彭迅与曾军是邓继军在武汉大学国际金融系的学弟,比邓继军小一届,而公司首席风控官黄明皓是邓继军读完武汉大学MBA后,进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所结识的同事。

  2008年,金中和成为熊市中杀出的“黑马”。当年,上证指数大跌65.39%的行情下,金中和的首只阳光化产品,同重庆国投合作的金中和西鼎获取了23%的正收益。

  但金中和的表现更像是昙花一现。2009年以来,金中和旗下各只产品中庸甚至是落后。目前记者从金中和了解到,邓继军、彭迅已在2010年下半年先后离开金中和。

  无独有偶,新价值也曾面临人才“单飞”的局面。2009年唐雪来担任新价值投资总监和基金经理,2009年他所管理的新价值1期增长率达156.66%。但2010年,渐入佳境的唐雪来做出了又一个重大的抉择,告别新价值,自立门户成立了深圳财富成长投资有限公司。他曾对媒体坦言 “一是看好行业的前景,想创业;二是对自己有信心,觉得可以作出不错的投资业绩”。(记者高文婧对本文亦有贡献)插图/刘飞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